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范玉泷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一个适宜的情境、问题或角色,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技能、提升能力、升华感情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体验和参与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体验”是新课标中的高频词。《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注重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健康知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重视系统安排多种运动项目的学练,促进学生形成丰富的运动体验。”“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此,笔者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激发学生体验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更加重视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导致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此达到更为理想的体验式教学效果。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足球运动学习体验感。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基本技巧的示范讲解后,可以带领小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小组足球比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普遍具有较强的好胜心,为了获得胜利每一名小学生都会拼尽全力。在比赛中,小学生会真实的感受到带球过人、射门和传球等基本动作的要领,并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在小学生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体验的机会,尤其是在基本技术训练中,要多给学生机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在这种能力的提升下,不断地提升自我思维能力。足球运动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练习的过程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传接球、运球、控球及投球等基本技术的训练,都是课堂有效性充分发挥的基础。而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未必会产生参与的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体验兴趣,从而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
二、创设体验学习情境
体验是一种人生的经历,要想在体验中达到有意识地学习的目的,体验情境的创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就必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热点的,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例如,有位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单、双脚跳”时,他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然后采用图片和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视、听等本体感觉一起参与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景交融,整个练习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促进了身心发展。从创设情景的手段上讲,教师要善于利用、开发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实现学生有效的体验学习提供多种途径。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的站位,往往被“抢球”这一功利性动作干扰,此时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CBA或NBA比赛录像来体验位置技术,以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主动模仿、体验位置技术,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做出精彩的战术配合。再如,跳绳的教学,引入音乐伴奏的节拍器可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节奏体验,减少失误次数。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生动,而且更能强化学生体验,从而有效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开展多彩体验活动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主体的参与。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游戏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的体验,从而达到掌握基本的体育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又如,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个项目的技术要领,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该运动项目背景的文字史料,组织学生出版体育墙报,讨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族地区的社会价值及功能等。这种活动,突破了以“课堂、文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堂竞赛活动,让学生分别担任运动员、裁判等角色,要求运动员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勇敢顽强、奋力拼搏;要求裁判员要公正准确、严肃认真等,这些都会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体验。
四、分层设置体验任务
小学体育教师应认真分析体验式学习的含义,并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划分层次,明确这一点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质,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不同的训练任务,充分考虑到体质较弱的学生,身体难以承受强度较大的训练,从而依据学生身体状态,引导学生先体验后训练10到15分钟,训练过程中休息5分钟,以免身体虚脱。如:学习“篮球”时,教师先示范传球和运球技巧,然后分层次布置训练任务,针对身体体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倡导其体验远距离投篮,并要求训练20分钟,促使他们在训练中体验灵活传球的重要性。此外,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引导其训练几分钟后休息,使他们体验适度的训练强度。调动学生主动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练习传球、发球、运球,有效提高篮球运动技能。
总之,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素养和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体验式教学,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