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在整体对话教学中的习得性体现

作者: 詹倩雯

《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中指出:整体语言教学观强调语言的习得,倡导教师要为儿童创设有效的语言环境,让儿童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习得和运用语言。教育是贴近生活来自生活的。新教材的对话设计,文本信息和课文插图中体现了大语言情境,里面的相关元素在新教材的对话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了最真实灵动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对话的整体情境中能感知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紧扣文本、围绕主题进行拓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能做到最有效的语言输出,将对话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于真实的语言情景中。

一、 化繁为简,激活灵动对话情景

课堂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学一旦与生活相联系,必将焕发无穷的魅力。”我们的英语课堂更是如此,如果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语言就会缺少活力和创造性。

旧教材语言情景较多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对话,过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的对话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对话内容着手,.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联起来.避免了语言情景支离破碎,避免使学生学习变得机械而枯燥。

教师在只需稍稍点拨,一旦学生理解了问题的真意,他们的话匣子就会被迅速打开,各种合理的答案就会随之而来。But how do these students feel? Please read and find. 应该说,这样的教材设计,针对性强、浅显易懂,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 精巧图文,深化鲜活对话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社会生活,及对未来的幻想等都易于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宽泛切且接近生活如:友谊、旅游、语言、音乐、卫生、体育、文化、戏剧、幽默、娱乐、节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里面灵动的插图和文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插图甚至会有一些文本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是不容忽略的细节信息。图文并茂,非常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的规律,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粗略的了解和预测,将增加学生对话与读写文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让更教师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生活经验补充一些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利用图文充分的重组教材,激活教材,超越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

三、 表情达意,多元化结合追求实效

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应该善于表情达意,英语教学中的辅助手段有很多,比如:英文歌、简笔画、身势语等等。当然这些方法也不是单一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多元化使用,以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学生照搬对话中的句型进行表演,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提高.

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提示和板书内容,进行复述练习,再来反馈,效果很好。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定会信心倍增、热情高涨,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四.真实训练,精讲多读激发感悟检测输出

如果信息量过大或过难,学生就会因记忆或处理困难而低效接受,如果信息量过少,就会切实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建议采用“多则分,少则补”就是当对话中的新授内容过多时,可以将对话中的某个主要句型或重点词汇分流出来,将其转移到单独安排的一课时中,这样既分散了难点,又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理解、记忆语言对话材料. “少则补”是指当对话内容量过少或简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材料的主题和学生的能力水平,适当补充内容,扩充对话信息.

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Happy birthday 第四课时的对话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过生日的日常用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新课呈现环节中,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播放“B. Let’s talk”部分的情景课件,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接着询问:“How old are you? When is your birthday?”学生猜其意思。帮助学生区分“How old are you?”与“How are you?”,并告诉学生在西方询问女士的年龄是不礼貌的。

(2)让学生用“How old are you?”互相询问,引导学生用英语或汉语回答自己的年龄,进一步引出生日是哪天。

(3)再次播放“B. Let’s talk”部分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中进一步学习询问年龄的方法及其回答“How old are you?”,“I’m…”,并在过生日的情景中学说:“Happy birthday!”。

(4)教师为学生创设过生日的情景,告诉学生:“今天要给本月过生日的同学开个生日派对(birthday party),”

教师呈现生日礼物和蛋糕(图片),进行师生对话,如:

T: What is it?

Ss: It is a birthday cake.

T: Now, we have the birthday cake. Oh, where is Sarah?

S:(扮演Sarah 的学生慢跑到教师前面)I’m here.

这时学生开始数蜡烛。

T: How old are you, Sarah?

S: I’m…years old.

T: OK, let’s count. One, two, three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予渔。带领学生一步步理解对话并不是最终目的,学生学会对话与读写策略和技巧并用在今后的对话与读写中才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如略读,寻读,精读,预测, 通过上下文猜词义等。 语言只有输入后,才会有输出。而语言的输入离不开操练。在新教材的引领下,创设对话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质疑问难、扩展思维的机会,在充分理解对话主题的框架下创造性的演绎对话内容.利用图画、简笔画、单词卡片等直观地呈现课文对话情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初步英语知识为图中人物配上语言.高年级的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逐步丰富利用情景创设计教学。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更应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操练语言的机会、运用口语交际的机会以及想象与创造的机会,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