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作者: 徐巧仙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这句话不仅直接而且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写作的心理活动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布置学生习作练习时,提出的要求往往过多、过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小练笔,。

一、读写结合,随文练笔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应努力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教学《一分钟》时,让学生说一说“元元非常后悔”,心里会怎么想,再写下来:他想:。学生能写一句就一句,能写两句就两句,不要人为拔高,错误地要求学生写一段话。

又如《海底世界》第二自然段有一个排比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是一个很好的句式训练点,可引导学生先想象海底还有哪些声音,再模仿这一句式说一说,写一写。

二、周末随笔,自由表达

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素材,没有语言。开展周末练笔,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周末随笔既可以是学生的瞬间感受,也可以是一周中的小事记录,甚至可以是小牢骚、小要求、小意见等等。每周布置学生写写随笔,只要求学生写通句子就可以,这样就打消了学生普遍存在的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坚持每周一练,让学生在无形中得到积累,得到提高。同时老师还可以在学生的周末随笔中,了解学生的心灵动态,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声,并及时加以引导。

三、巧用QQ,网络作文

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各种网络、通讯工具随之而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现代网络工具,开展网络作文。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QQ,而且都建立了空间,喜欢在自己的日志里记录心情等。我就要求全班同学建立QQ群,每个人在一个星期内写一篇自己的情感日记,其他同学跟帖作出评论。学生对这个作业载体充满了新鲜感。空间日志中的文章,不仅有同学在看,有老师在看,有家长在看。不仅同学可以评论,家长也可以留下赞美,老师可以留下鼓励,学生就有了成就感,同时也会更加关注自己写的文章,观看别人对文章的评论,关注越多,兴趣越高。

总之,实效的小练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好作文基本功,从而为以后写好作文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