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课堂上注意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的途径

作者: 肖季平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运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主动参与学习,进而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但是,如果学生做不到乐学,就容易造成注意力的分散,心不在焉等一系列情况,进而影响学生感知和认识教材,影响学生素质的养成。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寻多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重视课前时间,唤醒学生的注意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三分钟,虽然短暂,但其意义却不容小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课前三分钟的准备,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爱说、爱唱、爰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说唱儿歌或猜谜语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巧妙的引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利用生活实例或者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资源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抓住学生眼球,还可以设置悬念与问题引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也可运用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引入新课,与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开始新课。引入新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力求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整个教学过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大特点是活泼爱动,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最多只能坚持10分钟左右,短的可能2、3分钟,自制能力非常的差。针对这种学情,我们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会适得其反,让他们讨厌这个学科,更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设计,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1)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单元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形组合的魅力,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专注力,他们沉浸在图形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在教授《面的旋转》时,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创造空间能力,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渴望。在教授其他课时时,我还经常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利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段数学中好玩的教学游戏方式很多,且花样丰富、简单且有趣,对于培养低龄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学生能在游戏中轻松接受知识,并且可以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积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时,我采用小组内开小火车的形式快速口算5以内的加法,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认真作答。在教授《整理房间》时,组内进行整理书包大比拼,每个孩子都在争分夺秒、有序的整理自己的书包,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增强了学生荣誉感,更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3)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灵活调节课堂节奏,带动学生的注意力。

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情绪变化非常重要,如果一节课中,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全神贯注的跟着老师的步伐,那么这节课一定是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但是如果一堂课中小朋友们沉默不语或者活跃散漫,即使教师课上的非常精彩也是无济于事的,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以便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把孩子拉回课堂中来,把控课堂节奏。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数松果》这节课时,很多同学都已经提前预习并会背诵了5的乘法口诀,在要求反复读口诀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烦躁,不愿意张嘴,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小游戏互动的方式,带动他们的积极性,拉回他们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四、适当设定教学障碍,锻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苏洵在《上田枢密书》讲到“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然而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过程中会遇到不惑与困难,战胜困难之后我们才可以领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设置教学障碍,引导学生面对障碍、寻找方法、进而战胜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锻炼与培养,同时也学习到了苦难与障碍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认真的去对待,终将得到解决。通过长期的教学障碍的设置培养,学生面对障碍不再是困惑与惧怕,而是去更加专注、乐观的面对与解决。

五、确定学习目的,明确注意力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认真专注的对待学习。因为建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保持长期的注意力集中,更加快速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