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李金芝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开展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传统作业的特点是作业量较大,选题粗糙,重复操作,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减退。新课标认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在新课标理念下,设计作业的理念需要转变。要大胆对传统作业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业的功能必须突破传统的窠臼,由单一的着眼于巩固知识向注重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情境化实践性作业转变,作业应由文本向生活延伸,由学校向社会延伸。新课标理念下的作业,应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每一次作业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应该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
二、实施策略
新《课标》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以此为指导,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比如2022年春季,高一高二居家学习,长达两个月的居家学习足以让学生内心感受到无比的压抑。高一语文学习正进行到戏剧单元,在学习《哈姆莱特》分析到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时,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居家的心理状态,结合新课标要求,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模仿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做一次深入剖析,不少于200字。这次作业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学生的表现非常精彩,他们把自己网课期间内心的矛盾、挣扎、煎熬、动摇、坚持等等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这次作业也让学生对自己的网课学习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从而更加明确了网课学习的重要意义。这样的作业设计非常生活化,又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们有话可说,从而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还要注重社会生活情境的设置。新《课标》指出:“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景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作业任务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引领学生关注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像今年的网课期间,正值全球瞩目的世界杯比赛,我们就精心选取了阿根廷队的一些图片,设计了为图片配置文案的趣味作业。这样生活化的题目和情境设置,能够切中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所以学生的文案中出现了很多出彩的内容;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近几年的语文高考经常涉及到图文转换和图片内容理解类的题目,而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成就感。同样是2022年的春季,居家学习期间,我们基于学生的写作实际,结合考试作文的要求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每日练笔,先提供一句经典名言,根据对名言的解读确定观点,并用上名言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150字左右。学生形成电子稿,先发给老师,老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再让学生修改,之后老师再审核,合格后作为优秀例子全班点评,并形成积累资料,等返校印成纸质资料。两个月的坚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这让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参与度越来越高,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学生对写作不再感到头疼,不再无话可说,效果比较好。
三、成果及成效
基于工作中的探索发现,坚持情境化生活化科学化地设计语文作业,肯定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更好的帮助我们的教学,让语文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会成为学生心心念想的事情,喜欢并舍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这样我们的教学自会事半功倍。当然,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想法,我们会结合实践继续深入思考研究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