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法”之花在校园内外竞相绽放

作者: 曹兆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中,把依法治校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让“普法”之花在校园内外竞相绽放。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

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的亲自统领下,横向由法治办具体实施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纵向由德育处、教务处、共青团、班主任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从而形成了学校依法制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动协作的系统化网络,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

制定依法治校管理规程。学校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规程、方案、制度,如《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依法治校管理规程》等,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举行教师法治教育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师德建设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引导教师不断提升师德素养,践行师德规范。教师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无体罚、变相体罚及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无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师生关系和谐。

二、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确保法治教育全面覆盖

开设法治教育必修课。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各个学科充分挖掘课程中法治内涵教育元素,推动法治教育生动进课堂,在学生们心中播下“法治精神”的种子,并使其生根发芽,让法治信仰伴随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坚持常规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特色活动上下功夫,把法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深度融合,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法律知识竞赛、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法治宣传展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法兴趣,增强法治教育感染力,让法治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法治教育的参与性、互动性、实效性。

开发法治教育校本教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法治教育校本教材。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学校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丰富法治教育课程资源。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法治教育影片、网络直播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欺凌、预防诈骗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主题班会。学校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围绕法治教育开展专题讨论。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和交通规则,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班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举办法治讲座。学校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律师、法官等法律专业人士来校举办法治讲座。讲座内容涵盖法律知识、法律案例、法律实践等方面,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体系,增强法律意识。同时,讲座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组织模拟法庭。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庭审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法律程序和司法公正,还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校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竞赛内容涵盖法律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等方面,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制作法治教育宣传栏。学校制作法治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宣传栏内容涵盖法律知识、法律案例、法律实践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法治教育。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法治教育相关内容,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案例、法律实践等。通过广播的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学校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如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法治教育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安全教育网络,创设了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学校不断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各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密切家校联系,整合社会资源,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法治教育情况。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宣传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共同推进法治教育。

组织家长参加法治教育活动。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参加法治教育活动,如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与家长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学生的法治教育计划。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校园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把法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还将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进法治教育工作。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