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孙丽锦摘要:自新课标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注重课内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也在教学任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质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的语文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扩展阅读 有效策略
孙中山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这一举朴实的话语却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很有必要的。从语文教育来看,阅读可以算是语文的基础。由此可见,对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从阅读中感悟生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扩展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严格质量把关,教材里面的课文都是有益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秀篇章,作为孩子的第一本读物,对他们三观认识的形成很有帮助。在教材的基础之上,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课外读物,开阔他们的视野,能够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自身的文化发展程度。
例如,关于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可以结合他们抽象思维较弱的自身特点来挑选,选择一些带有插画插图、故事情节有趣的书籍、报刊,调动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二、增设课外阅读课,营造阅读环境
增设课外阅读课,加强学生拓展阅读的指导,把课外阅读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是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向前的需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只是依靠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领着孩子们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时候,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多种渠道进行拓展阅读,以拓宽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完善他们的人格,从而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小学生的思维想法还未完全成熟,对语文阅读的了解并不是很多,老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爱好。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有趣味性、故事情节强的名人趣事,能够加强他们对阅读的了解程度,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增强语文写作能力。
网络媒体设备已进入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条件为孩子提供阅读机会。老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比较符合孩子口味的故事,通过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接触故事内容,安排他们课下找几本有趣的书籍、书刊,带到班级里与老师一起分享。利用这种巧妙地转换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除课本以外的书籍,吸引他们对书籍的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
三、开展班级阅读活动,深化阅读质量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班级阅读活动对学生很有必要。老师不应该局限于因材施教,推广阅读活动,学生能够自己体会到阅读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主动性。
比如,在班级里面可以开办一座小型的“图书展”,从图书馆借一些适合他们观看的书籍资料,放在教师教室里面供他们参阅,引起他们的读书兴趣。老师积极鼓励孩子们主动阅读,为他们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他们对书籍的渴望,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
四、注重家校配合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家庭是孩子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所学校,通过家庭阅读氛围,孩子更容易接受阅读。老师可以向家长介绍阅读对孩子的好处,让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积极为孩子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老师和父母可针对孩子目前的心理特征,给孩子制定一些阅读计划,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阅读。
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利用一篇文章或一段简短的小故事,给孩子传递阅读的好处。在家里面,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正能量的书籍,让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家校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风气,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孩子对阅读的全面改观,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
总结:小学语文是孩子学习的开端,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能够对孩子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桥梁的作用。但是,在扩展阅读教学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老师不断地创新、思考,打造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