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 徐燕飞

张家港人在艰苦奋斗中塑造起的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为内核的“张家港精神”,成为全市快速崛起的力量之源、城市之魂,被称为苏州和江苏改革开放的“三大法宝”之一,是每个张家港人的价值追求,“三超一争”聚焦聚力“三标杆一率先”,我们每个学校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战场。当下围绕“张教[2020]1号文件即《关于新时代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思想观念往“新”里转,寻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不断提升教育的新高度。

目前各地在课改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实践的深远影响等因素影响,所进行的课堂教育改革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而课改一直是最难啃的骨头。这个意见对我们学校和校长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非常专业的指导性,对我们来说是及时雨。意见中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给我们指明课改的方向和任务;更是从中观上给与方法和路径的指引,让我们基层学校有法可循便于操作。开启乡村学校从“边角校”蝶变成为“明星校”的关键一步,也是改变学校命运的关键一招,推动学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围绕课堂教学的改革这个局。

然而课改的最大阻力在于教师原有理念的僵化、习惯的固化。课改要“破局”,首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不破不立,真正确立起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或者说改变原有的一些教学习惯。课改不仅要我们教师改革教育观念,还要改革我们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行为不扭转,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我校从2012年起开始着手对教师进行思想“五观”教育,即职业观、集体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另外还结合学科进行“从设计教到设计学”等专着的学习。深入学习和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任务,使教师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落实于备课和课堂中。为如何“立局”进行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准备。

那如何“立局”呢?一句话就是根据校情逐步制定学校课改方案并以实施。我校在前几年的摸索和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课改的突破口和方向,即实施有效教学,确立了“以学为核心、以生为中心”的课改核心理念,从根本上凸显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们制定了凤凰中学“12345”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内容有:一个主体(以学生为主体);两个“至少”(至少20分钟训练,至少个别提问达到10人次);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四个关键词(学、展、点、练;)五个“标准”(新、简、实、活、趣)。教研组、备课组进一步加强“三种课型、四个关键词、五个标准”的学习,组织教师以“有效教学”为追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好校内校外展示课,请进来走出去,引导教师投入到教研改革中,使教师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发挥自己的每一份潜能,形成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每学期,学校安排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四十周岁以上的老师按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开设常规公开课。学校通过制度的重建为课改提供了制度的保障,通过举办各项活动为课改搭建了平台。“12345”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师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实践中,师生真正具有实施课改的相应能力,学校的课改真正在实践中推进和取得突破。2019年我校的“12345”课堂教学模式获评“江苏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成果”,这是对我校课堂改革的鼓励,我们也将继续聚力突破,推进高质量发展。

再次课改要“强局”就是教师观念、方式的转变要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的转变上;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的改变、学生能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得到张扬,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这是我们课改的核心任务也是亟待我们去改变。我校秉承“打好人生底色育就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凤凰中学改变了以往的学生评价体系,将往常的三好评价,改为了落实在日常的以学业发展评价和学生道德品质评价为主的两个维度,学业发展评价又分为学生的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和其他学习方面突出表现的评价四项内容。道德品质评价分为品行评价、文明评价、才艺评价和爱心评价四项内容。学生评价以小卡片的形式向学生发放,班级设立学生集卡琅琊榜。学校将对各年级获得仁爱少年和仁爱之星中最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荣获最高奖项“仁者无敌”奖杯,并有神秘礼物做为奖励。坚持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过程评价为基础,阶段性总结评价为补充,力求评价更为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课改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驰思于千里,不若跬步之必至”。站在学校事业发展新起点上, 新征程、新作为 ,我们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