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路径

作者: 梁胡娣

摘要:科学有效教育引导学习者学会管理时间,自我约束,提高他们自我监控能力,对他们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对于学习者而言,自我监控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下经长期训练,使之形成自我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学习者我监控能力内驱力激励  辅助工具  环境氛围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智能手机的广发应用,各种媒体社交平台层出不穷,

当然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但也容易引起学生沉迷于娱乐,游戏,社交聊天……。

当学习者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很快就卷入无处不在的娱乐旋涡,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拔穗期,是立志成才,锻炼身体,学习本领的关键时期。在这样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管理时间,自我约束,提高他们自我监控能力,对他们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一、自我学习监控能力概要

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是指学习者依照自己(或他人)制定目标或任务对自己学习进行抵制诱惑自我约束而开展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求发展的一种自我调节学习。其过程包括计划、监控、检查、评价、调节过程。自我监控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下经长期训练,使之形成自我学习的过程。

二、提高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的办法与措施。

(一)培养内在兴趣,唤醒孩子内驱力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对世界产生好奇并且极具探索精神,例如一个学走路的一岁孩子,即使大人不去表扬他,他仍然一遍一遍毫无妥协的重复单调、无聊的动作,就像做一件重大的事情一样,那毅力绝不输于大人。即使你不奖励他,甚至阻止他,他都要挣扎坚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身体成长内驱力,是它身体本身的自然内生力。培养孩子自控力,首先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外控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自控,自控首先是自愿,自愿来源于热爱,热爱又源于兴趣,人一旦找到热爱,自然会专注于心,为了满足内心需求,内驱动力就逐渐生长起来,自律自控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要提高少年儿童自控力,首先要充分发掘他们的兴趣点,在孩子平时生活当中细致观察分析,一旦发现孩子对某方面事物兴趣盎然,作为家长或教师,就要善于捕捉,然后因势利导创设条件。例如,一个孩子从小对天文知识表现强烈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带孩子到天文博物馆,天文台,航天展览馆去实践,观摩,家庭或学校提供相关书籍模型等引导孩子不断扩充知识面,以这个兴趣点为核心去关联相关学科,这样更加容易引起孩子强烈学习兴趣,为满足兴趣需求,必然会进行自我取舍,自我管理,自求发展,慢慢形成自律自控。

(二)善用外在激励机制,做学习主人(内在不足,才需外在多余)

当学生对事物学习不太感兴趣时,或找不到兴趣点时候,自然会表现出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状况,这就是我们所说“当内在不足”,这时还是需要“外在多余”,当孩子子暂时缺乏目标而内生动力不足时候,我们就要启动外在激励驱动,由外因的作用来促使内在改变。例如一个孩子作业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时,大人过于讲道理或者威胁都是适得其反的,但孩子还是必须完成基本作业,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物质或精神奖励,来驱动孩子完成任务,当孩子在奖励的吸引下,去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自己学习任务,我们再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奖励帮助他体验到努力的价值,并且重新认识到自己学习潜能,体会到自己完全有能力控制好自己。在这个外在激励作用下是能有利于规范了孩子学习规律,为自我监控学习提供支撑,

当然,物质或精神奖励充当于一个“脚手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学习技能的形成,时间管理习惯养成,物质奖励的“脚手架”再慢慢撤离,焦点逐步转移到学习意义上,学习成成功体验上来,一旦学习惯养成了,自控自律调控能力就会提高。

(三)创设良好环境氛围,培养专注力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利于培养了孩子专注力。试想当一个孩子在一个吵闹空间,例如娱乐场所,必然是无法开展学习的。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孩子专注,自控力较为集中,例如创设安静舒适房间,书桌整洁干净,无杂物,包括小玩具,电子产品等等,甚至可以把房间电灯关闭,只打开台灯,借助光圈让孩子聚焦在自己学习任务中,减少干扰容易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建立短期中期长期成长记录(获取成功感)

自我监控是学习者需要克服内心矛盾作出取舍做自己有价值选择。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自控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要经过循序渐进训练。要让孩子子在自控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跳一跳能摸到苹果,孩子才会继续往上跳的欲望,因此可采取小步走的方式,例如一年级孩子写作业专注时间较短,我们可以把时间化整为零,每15分钟为一个时段,如果孩子能够坚持完成规定任务,我们可以粘贴挑战成功成果(例如小红旗,小星星,小月亮,小太阳等)当然,对于每一个学习目标任务不可能每次都能完成,所以要注重长期激励,可以把每周每月学习成果(积分表、时间分配等)呈现出来,在家长帮助下让孩子总结出优点与不足,通过反思明确努力方向。

(五)善用各种辅助工具帮助学习者学习自我监控的提高

最传统,最简单的时间管理工具就是闹钟,例如可以设置若干个时间段闹钟让孩子去挑战专注力、自控力,有利于形成时间管理规律。针对小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小学生适宜10分钟到15分钟区间。每当完成一个闹钟任务,家长就给予适当奖励,可以休息或适当小活动,小奖品等,这样就会帮助孩子,把大任务化整为零把自控力集中在小任务上,小的自控连接起来就变成了大的自我监控,大大缓解畏难情绪。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一要依据学习者年龄特征,要遵循学习身心发展规律,二要着重在于激发元认知能力,设法寻找出学习者兴趣点,增强内驱力,三要善于创设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班级)学习氛围。四要做好计划、监控、检查、评价、调节过程,五要借助自我监控工具把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结果可视化,可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