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究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作者: 薛艳春我国将高中教育阶段设定成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面对科技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千人一面”的高度同质化、规格化、统一化的培养模式,打造适应高速发展的多元化个性人才。因此,提高高中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的空间和知识。
一、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究现状
(一)学校创设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空洞
高中历史学科是在“以实践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突破,但将两者有效整合能更加体现历史教学的教育性、启发性、体验性、自主性,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的探究过程中体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在历史探究活动中汲取自我生存的智慧。但大多数学校的高中历史学科只是将他课堂活动作为学生活动,对于学科实践活动的方式、深度、广度等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学科实践活动形势大于内容,知识理论大于实践分析,学习时效性大打折扣。并无实效。
(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整合的动力不足
高中历史老师受到教材、教学空间、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制约,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知识结构的梳理和历史现象的分析,再加上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局限,课堂教学呈现出缺少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空泛性。新课程历史知识体系,需要更加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设更多与历史课堂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理想标准和实际状况,新理念与旧评价中找打整合的策略。
-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较为欠缺
新课标更加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与方法,要设法教学生怎样去学。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思考,寻找更加有效的课程导入方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分析的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设计中需要进行主题分类,并运用相关历史地图,构建起一套历史思维体系,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能还是很难实现资源的合理化运用。教师需要把握好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相关原则,合理地运用课程标准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思维有效性。
二、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究活动有效整合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在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中选择适合整合的课程主题,还需要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发挥其科学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新课标强调历史学科在教学理念上的更新,历史课堂重点应由单一的知识传授拓展到过程与方法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视知识的连续性,更要重视知识的多样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鼓励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 发展性
发展性是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历史学科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独立思考,整合历史进程中的史实,发现规律运用辩证地思维理解分析历史。高中历史学科内容不但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包含了世界各个国家与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利用视觉以及听觉效果,可以优化历史教学目标,让课堂上古老的历史展现出生机和魅力,让学生对历史有形象的记忆。
- 生活化
课堂教学和学科实践活动的立足点是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再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体验感,形成“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动态化、教学活动体验化、教材使用创造化是新课程编制与实施的新理念。”例如在政治制度专题的学习中,可以结合当前的热门时事,营造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同时,实事求是的挖掘各个地区的乡土资源,融入当地的历史教学中,也是值得提倡的整合方式。整合乡土资源,不仅能更好的的显示出当地的教学特色,还能提高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究活动整合策略
多元化分层教学,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在学科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中,多元化分层教学会为学科增加趣味,同时也符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素养能力的要求。
首先,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实施科学分层并确定目标。教师可通过合理分层考核的方式,将这部分的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可根据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作为分层的依据,分别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水平、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能力,并了解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以及历史学习兴趣。为达成全面的了解,在分层考核的题目设置中,教师可以分别对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行测验。
其次,根据学生的层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中,教师要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保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得歧视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需给予这部分学生充分的鼓励。首先,在日常的历史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制定出明确的学科要求[2]。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让历史课堂丰富多彩,帮助各层次的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各个历史要素的特点,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历史实践发展的必然性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最后,创建自主学习平台,提供分层学习资源。在高中阶段的分层学习中,自主学习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分层学习需求,创建出自主学习平台,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用的学习资源。首先,需充分应用线上教学资源。近年来,我国的线上学习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应用日常教学中的线上平台,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其次,需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提供学习资源。例如,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补充性历史材料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立体的时代、历史事件认识;对于学习层次不足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补充,可以适度地将部分初中历史学习资源上传到平台中。[5]
结束语: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的环境出现了变化,教师需要适应于考试改革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就能够适应于新高考的需求。为此,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状况,完成学生的合理分层,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层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另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提供分层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