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求和课堂评价模型学习体会

作者: 刘金凤

我在课余时间学习了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和评价模型,对我的教学起到了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觉得收获颇丰。

2022年版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发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夯实学生的四基四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最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要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是学习初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备课时的教学设计

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授课中教师的角色

教师首先要当好组织者。把机会交给学生,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这样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能力,并提高合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因素,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三、营造教学情境

结合当前课改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及时反馈评价学生作业

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反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形成自觉订正错误的良好习惯,做好个别辅导,及时查缺补漏。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