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活动教学之我见

作者: 马停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而学生是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动生命体,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性是学生本来的天性,学生的活动过程就是思考探究的过程、合作创新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培养交流情感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素材,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把地理活动课上好,让学生“动”起来,让地理课“活”起来。

地理活动教学,就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有活动性的地理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活动教学中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为相统一的、内部与外部并重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活动教学其特点是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学生五官并举,主动感受外界信息,并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对外界信息进行吸收、消化、加工与改造,主动去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能力。另外,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满足了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充分发挥了学习潜能,甚至可能有一些新的发现与创造性见解,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教学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学从抽象的知识世界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有利于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现创新的情感,领悟创新的策略,健全创新性人格,培养创新能力。

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最终实现主动发展。增强教学活动性的方法很多。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恰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再如,让学生走上讲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探索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好动,喜欢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活动教学中注意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学办地理手抄报。课前让学生翻阅大量的有关地理知识的书报杂志收集资料,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编、选、排、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书写、绘画、阅读、写作、排版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变通能力。

2、手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利用橡皮泥、土泥块或者泡沫塑料,参照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自制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通过地形模型手工制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综合考察石门山活动。在登山过程中,让学生辨认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学会辨别方向,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学会地理摄影、标本制作,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形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回校后整理材料撰写考察报告。通过登山系列考察活动,让学生在考察中探索,在探索中收获,收获人文、地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收获同学间的感情友谊,收获做人的道理。

4、参观山东省科技馆。山东省科技馆以人类、探索、创新为主题,布设了400余件展品,涵盖了天文、地理、能源、海洋、农业、交通、生物、科技等多项学科。在科技馆内,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从中体会到了科技的无限奥秘,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

5、开展爱遗产知识竞答活动。为了增加同学们对我市“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举办了“爱国爱家爱遗产,我为名城做贡献”知识竞答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举办,同学们对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文物保护法》重点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外,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地理综合素质评价测试、环境教育主题班会召开、爱家乡教育专题讲座、曲阜城建农业生态园参观、曲阜污水处理厂考察等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地理知识的表象储存,提高了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增加了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广度,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效应,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总之,地理活动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自觉主动地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要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