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探究

作者: 顾红艳

一、阅读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阅读能力轻阅读品格的教学误区

从教师问卷、访谈和学生问卷的结果来看,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阅读素养两个方面的培养极为失衡,陷入了重阅读能力轻阅读品格的教学误区。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态度,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被忽视。学生缺乏对待阅读的认真态度、注重细节、自我激励、理解他人观点、批判性思维等品格特征,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阅读能力培养不均衡,个别构成要素的培养亟待改进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培养效果良好,但在部分构成要素的子维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解码能力下的阅读流畅度、阅读理解下的多元思维、文化意识下的文化比较与鉴别、表达能力下的创造性表达的培养。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具体阐述。

1. 阅读流畅度

阅读流畅度包括准确度、速度和韵律,其中准确度指识别单词的能力。如果读者无法准确识别和理解单词,阅读流畅度将会受到影响。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容易出现语篇理解不流畅、前后不连贯等问题,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无法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出现读不完整篇文章的结果。从教师角度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对于阅读流畅度的培养方式上存在问题。很多教师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流畅度的教学也就停留在“读”这个层面上。而这都是影响阅读流畅度的重要因素。

2. 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具有多维性、层次性、系统化、连接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诸多特点,它具体可分为文本内和文本间两个方面。文本内的多元思维意味着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技巧,并接受他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差,很难在阅读时对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技巧等作出评价。由于他们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和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作品都涉猎较少,因此无法发现文本间的关联。从教师角度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在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多元思维的发展不够关注。

3. 文化比较与鉴别

在文化意识方面,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生能够感知和理解英语文本中的文化元素,然而,对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与相似之处,他们却缺少从不同视角进行多维度比较与鉴别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问卷结果可知,大部分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尽管会引导学生去感知文化元素,认识文化多样性,但较少指向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改革引导他们对这些文化元素进行深层次对比,分析与赏析。

4. 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表达能力上,可分为复述性表达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对于创造性表达能力而言,它指的是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自己的思考,从而形成新的观点,表达出新的内容。在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英语文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启发,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和观点,从而形成有新意、有深度的表达。

(三)阅读品格整体的培养边缘化

在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对学生阅读品格的养成比较忽略,学生阅读品格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具体体现为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态度不积极,自我调节能力较低,解决问题能力缺失。

1. 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主要由阅读的多样性,阅读量,阅读的频率和策略选择四个方面构成。然而,在研究中发现,当前初中生的阅读习惯总体表现较差,其中阅读频率与阅读量状况尤为堪忧。

2. 阅读态度

阅读态度主要由阅读的专注度、参与度、兴趣、成就感四个维度构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们对于学生阅读参与度和专注度的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效果不佳。通过英语阅读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很低,阅读过程中也无法保持较高的专注度。

3.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能力是阅读认知投入的体现,包括阅读中的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自我规划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阅读计划;自我监控则能够帮助学生监督自己的阅读过程,根据需要调整阅读的速度和方法;自我评估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阅读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性进行改进,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反思阅读收获。

4. 解决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初中生阅读品格的培养中,对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最为薄弱的。初中英语教师们平时虽然会教导学生从图书馆、网络等多渠道获取阅读资源,但对于如何准确快速筛选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阅读资源,评价阅读资源的质量等能力都较为忽视。学生们面对众多的阅读资源不知道如何去辨别其质量,更无法准确地选择优质资源。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充分,这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教师们只关注传授英语阅读文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问题引领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阅读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未构建阅读素养教学观

近年来,随着阅读理论的发展和阅读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阅读教学观念上

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和阅读素养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偏颇。有些教师甚至根本不熟悉“阅读素养”这一概念,更不了解其具体的构成要素。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的提升离不开持续性的学习和进修,而在对教师访谈中可以得知教育部门和学校较少开展相关培训,这也是造成教师阅读教学理念滞后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的阅读素养教学方法缺失

通过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初中英语教师们在英语阅读教学当中通常采用语法翻译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缺乏多样化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要想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真正指向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方法。

(三)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评价片面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流畅度和跨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表现。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前未进行前测,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教学期间也未开展连续评价和跟踪调查,不能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这会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教学设计调整。

因此,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效果,需要对当前的阅读素养评价方式进行改革,采用科学高效的评价手段,关注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素养发展水平,对学生阅读素养发展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