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者: 郑惠芬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入,小学教师逐渐重视德育教育,将培养学生正向道德观、价值观放在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红色文化属于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德育的宝贵财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小学教师必须创新德育内容,将红色文化与道德教育有效融合。并且教师需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吸收。因此,本文将以中低段小学德育教学为例,谈谈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德育;中低段;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能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实践精神、探索精神等,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具有可行性且十分必要。首先教师要在显性德育课程中,进行专门的红色文化宣传,使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其次教师需要在隐性的德育方式中渗透红色文化因素,使学生感悟红色文化精神。另外,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当中。
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深入构建和谐校园
多年来,红色文化教育广受欢迎,小学教育也将红色文化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红色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师的引导下,红色文化能够影响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因此,在学生集体意识提升的情况下,和谐校园能够得到有效建构,促进校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谐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有利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理想信念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道德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中低段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处于萌芽期,它关乎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也关乎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体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精神以及追求理念的精神,学生在红色文化中能够感悟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三)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利用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教师带领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基因,学习爱国主义行为,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教师也可以以红色文化为主线,带领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实践。同时,教师需要站在新时代的角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爱国主义内涵,让学生以与时俱进的视角学习爱国主义观念。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就是创新德育方式,将红色文化与德育教育深度结合。教师应该避免套路化的教学模式,打破德育常规,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以及情感体验等。中低段的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展示红色文化素材,利用视频、图片、音频、影视资料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内涵。 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针对德育内容,带领学生实地体验红色文化因素,到革命遗迹、博物馆、少年宫等场所寻找红色基因。
例如,小学二年级学生需要知道国庆节的由来与内涵,感知国庆节的时代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德育课程“国庆节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站起来”的红色历史记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相关历史影视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谈谈观看视频所获得的感受。
(二)强化德育意识培养,做好红色文化宣传
德育途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学校要拓宽德育途径,让德育走出课堂。首先,学校可以进行校园环境创设,在环创中融入红色文化因素。比如宣传板、黑板报、学校电子屏幕等。其次,学校可以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利用学校广播、图书馆书籍陈列等方式宣传红色文化。最后,学校可以组织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以学生学习需要确定活动主题,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意义。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学校及教师要从细节出发,全面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月中了解红色文化故事和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首先,学校可以在文化走廊中,陈列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时间点和突出的任务代表。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中低段各班学生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黑板报创作。其次,每天中午进行校园广播,为学生播放有关“红色文化”的内容。最后,学校要组织红色文化展演活动,让各班排练历史革命小短剧,将红色文化故事搬上舞台。学生在学校红色文化软环境以及表演活动中,能够深刻体会红色文化内涵。
(三)编写德育校本教材,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校本教材是目前教育界比较推崇的教材形式,它区别于传统教材,是学校根据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以及本校学生特点,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编撰成校本教材。在目前的中低段小学德育教育中,缺乏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德育往往依附于其他学科。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并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首先,教师要整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特色化的校本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以及学习需求,将学生感兴趣的红色文化内容编撰进校本教材中。
例如,教师在编写“红色文化”专题德育校本教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查阅丰富的资料,寻找本地的红色文化基因,并且将素材进行整合。其次,教师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中低段学生感兴趣的红色文化故事。最后,教师要将以上两部分素材进行整理,在了解中低段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整合红色文化内容,进而编写校本教材。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需要通过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强化德育意识培养、编写德育校本教材等方式,将红色文化因素融入进德育教学中。小学教师必须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整体德育活动,带领学生在德育中感知红色文化基因、唤醒红色文化记忆、传承红色文化血脉,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实践精神等,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笙萍.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1(17):23-25.
[2]安东妮.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进展与研究[J].智力,2021(23):129-130.
[3]詹茂龙.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融合的路径[J].教育观察,2021,10(23):9-11.
阳山县第一小学 郑惠芬 13926656699
连州市黄梁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