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数学教学:“游戏化闯关”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张慧玲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往往存在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游戏化闯关模式将游戏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为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游戏化闯关”模式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数学教学中设置闯关游戏,例如将函数的学习设置成“函数大冒险”闯关关卡,每个关卡包含不同类型的函数问题。学生为了顺利闯过下一关,会积极投入到问题的解答中,这种趣味性远比传统的枯燥讲解更能吸引中职学生。
(二)适应中职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欲望。游戏化闯关模式正好符合他们的这种特点,让他们在探索关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游戏化闯关”模式的实践
(一)关卡设计
知识点分层 根据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层。例如,在几何部分,将简单的平面图形识别设为初级关卡,而复杂的立体几何计算设为高级关卡。每个关卡聚焦于特定的几个知识点,确保学生在闯关过程中逐步深入学习。
(二)奖励机制
虚拟奖励 当学生成功闯过一关时,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如游戏中的金币、勋章等。这些虚拟奖励可以用来兑换“道具”,如提示卡(在遇到难题时可以使用提示卡获得解题思路)或者跳过卡(在个别关卡可以跳过较难的题目)。
现实奖励 定期对闯关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现实奖励,如学习用品、数学相关的书籍等。这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闯关活动。
(三)教学过程实施
课堂导入 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介绍本节课对应的闯关关卡内容,激发学生的闯关欲望。
闯关过程 学生闯关,教师巡视,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闯关总结 闯关结束后,教师对关卡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针对学生闯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三、收获与挑战
(一)收获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主动学习数学的意愿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改善,尤其是在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方面。
(二)挑战
关卡设计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确保关卡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合理性的平衡。在闯关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过于关注奖励而忽视了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四、结论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闯关”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尽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设计关卡、完善奖励机制以及正确引导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开辟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