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雨露滋润残缺的花朵

作者: 钱佳慧

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都会喜欢那些聪明又听话的孩子,平时也会比较关注这类学生,而往往会忽略那些特殊学生。因为老师们可能会觉得这些特殊学生根本无法教,就算花了很多时间也不见得会有进步,不如放弃他们把时间放在其他有可能进步的孩子身上。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单单重视好学生,更应该关爱特殊学生,让他们也有所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给他们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学会关爱,用爱温暖心灵

每个孩子都特别希望老师能够走近他们,和他们一起说说笑笑,能够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尤其是这些特殊学生,因为他们和其他孩子不同,他们不能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所以基本上他们被老师批评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他们很怕老师,不敢主动接近老师,却又渴望老师能够亲切友善地对待他们。尤其是他们被别人欺负时,受尽委屈时,他们是多么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他们,安慰他们。而老师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尤其是特殊学生,显得更为重要。

老师应该教育其他同学要关心他们,不应该嘲笑和欺负他们,同时老师也要主动接近特殊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和他们说说心里话,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觉得老师是真的爱他们的。

二、学会倾听,用情呼吁童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开心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我们班的小胡同学,每次和他交流,他都只会说“好的,是的,知道,不对”之类的话,我根本无法和他深入地谈话,当然也不清楚他心里在想什么。

记得有人说过,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应该先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成长的环境。于是我开始联系他的家长,从他外婆处得知原来小胡的母亲也是因听力残疾导致的智障,他的父亲虽然是正常人但从小没读过书反应比较迟钝,他们根本不懂得怎样教育小胡。幸亏小胡的外公外婆是知识分子,有文化懂教育。小胡从小是被外公外婆带大的,也是外公外婆带着他到处求访名医医治他的耳朵,教他说话认字。

直到小胡上了小学,外公外婆才把小胡托给他爷爷奶奶照顾。后来,我也多次请小胡的爷爷奶奶来学校,从他们的言语中我能感觉到他爷爷奶奶是比较无奈的,他们经常抱怨小胡不听话老是闯祸,不让家里人省心。其实我能理解他的爷爷奶奶,任何一个家庭碰到这样一个孩子,内心都是崩溃的。但是如果家人们都不能理解他,不能给予他关爱,那他岂不是更可怜?

我希望小胡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能够快乐成长,把他压抑在心底的童真呼唤出来,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

三、学会欣赏,用心发掘特色

特殊学生其实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他们身上也有一些长处,存在着一些闪光点。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多表扬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再说我们班的小胡同学,他的智力好比是三四岁的孩子,似乎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身上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礼貌。每天和同学们打招呼问好,特别热情,我听了后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毕竟小胡是我们班的学生,表扬他就是表扬我。

高尔基先生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孩子。”尽管特殊儿童存在着某些缺陷,但只要教师对他们充满爱,不嫌弃他们,不断地去关心他、帮助他,相信他们也会同样爱你。只要你用爱的雨露一直滋润着这些残缺的花儿,相信这些花儿总有一天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