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里永远有“你”

作者: 甘学军

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同样享受到教育的阳光,这才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因此,对于各门学科来说,关注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应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注他们,是因为相信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和潜力,其中有些人因病,因事长期脱课,或者因父母不和,疏于管教等其他一些非智力的原因造成成绩下降,一下子跟不上集体。关注他们,是因为他们由于长期得不到他人特别是任课老师的理解和帮助,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信心等。因而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而使成绩落后了。

关注他们,就应该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且具体指导学生,让学生从不学到学,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而完成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关注他们,就应该在教学上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分层次教学,分组教学,复式教学等多种方法。甚至个别化教学的形式。关注他们,就应该加强学习指导,分析学生的成绩不好的原因,以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让爱的阳光更多的投向那些后进生,让爱的阳光撒遍每个角落。

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实施选择性,淘汰性的“英才教育”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而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有那些更多的一般的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就其接受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而言,是不可以用同一尺度来衡量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承认差异。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事实确实如此,国家建设需要科学家,工程师。但是这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各种各样的建设者、劳动者。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树立起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思想。作为老师,眼中就没有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千万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他们。

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学生面对的更多是训斥,挖苦,讥讽,老师对他们爱心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时常带着恐惧心理上课,惟恐回答不出问题或板演做错而挨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一点点的消失殆尽,因而作为一名老师,眼光应该更多的是投向他们,在备课时心中想着他们,上课时眼中有着他们,才能以一颗爱心让他们重拾信心,把他们一点点拉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成绩落后的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接受能力,学习基础相对差一些,因而靠简单的“灌”,“压”解决不了问题。老师应对他们多一些关照,重要的是重拾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首先,我在备课时对他们的设疑,板演都有预测,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考虑,指名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练习,都要估计到学生能答出来或稍加启发,点拨能够答出来。例如,我经常提问一些低技能的问题如定义法则的总结表达,公式的简单应用等。在学生回答后多给表扬,鼓励。即使对一些简单问题回答不确切,我也通过启发,引导,提示,让其正确完整的回答问题,并从问题的难度方面解脱学生的心理上的压力。让学生充满一种成功的喜悦,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其次我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场景,设置疑问,起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学习基础差,遗忘率高是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新授课中,我本着“浅,慢,精”的原则,采用启发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进行例题教学,适当的复习以前的知识,为新授课作铺垫,以减小坡度,为这些学生学习新知识扫除障碍。看书粗枝大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这些学生的另一种特点。在适宜学生看书自学的课型中,我经常利用容易被学生忽略或中上学生能理解而他们不易理解的地方设疑,可以是概念中的某句话,也可以是推导,运算步骤中的某一部,可以是某道题的其它解法。从中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学生出于自尊心,不愿意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是他们的又一特点。在讲评作业,练习册。试卷课型中,我常先问他们某一部分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如果他们不能提出我课前设计的疑问时,我就问:“某同学,某道题老师还不甚理解,你能否给老师解释一下?”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起到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通过恢复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原来我也可以学会”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力,摆脱难学怕学的阴影。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就要把爱的目光更多的投向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这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对待他们既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但同时更不失严格。在这一问题上我提倡“严”、“爱”结合,高度负责和殷切期望完美的统一,把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当然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更需要艺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