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掇有效素材 紧锁教学目标
作者: 王虹【摘要】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就是一门“面向本土、来自本土 、服务本土”的综合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情境热闹却不真实的效果,学生参与和融入感不强的情况。基于此,笔者通过关注“开放性”资源,碰撞思维;创设“真实性”资源,指导有效这两个方面提出可能突破的路径,链接有效资源,以期待构建真实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地方课程 真实情境 有效资源 核心素养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1版)明确了地方课程秉承“来自本土、面向浙江、服务当地”的理念。其中第12条指出“坚持活动教学。根据课标及教材要求,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有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教学情境呢?《标准》提出,要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何利用《人·自然·社会》这套教材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相一致的真实课堂情境呢?这是地方课程需要关注的地方。
一、真实教学情境 似是而非
地方课程这门学科融合了科学、文化、艺术等多门学科,涵盖生活的衣食住行。要想真正上好这堂课对执教老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有些课堂看似活跃但实际对真实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似是而非的。实际上如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不是一味的热闹,是一线老师教学设计时一直以来的困惑点和突破点。
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教师对地方课程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偏弱,没有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没有进行引导,缺少方法和策略。
二、真实教学情境 素材有效
(一)关注“开放性”资源 碰撞思维
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成为地方课程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任务”。《人·自然·社会》内容广泛,知识点多,人文性强。在教学中只有合理归并,简约形式,块状递进,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点背后的人文价值,丰盈学生的素养和精神世界。
[案例1]四年级第17课《家乡物产》
板块四:我为“金华酥饼”代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金华酥饼真是人见人爱的小点心,我们就要大胆地做宣传。同学们想把家乡酥饼吆喝出去,让更多的人尝到自己家乡的美食,你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金华酥饼代言呢?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完成)。推选成员上台展示,每组限时2分钟。
预设123
根据展示,学生商量制定评价标准,修正自己的方案达到最佳。
评选金牌销售员。
本课在设计时,尤其是在课堂中,让全体同学参与到我为“金华酥饼”代言的活动中。通过增加“开放性”资源,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情景中,锻炼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积极思考和讨论中,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实践能力,陶冶情感。
(二)创设“真实性”资源 指导有效
《标准》指出,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教学重,教师就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触及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活动内容,就能最有效地开发学生地潜能,把学生置入真实的情境中,真实体验完成任务。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促进情感的体验和探究。
[案例2]三年级第7课《美丽的浙江》
板块四:小组合作,我来推荐八咏楼
1.明确活动要求: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八咏楼,就要大胆地宣传。你看老师是怎么吆喝的?(示范)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把家乡八咏楼吆喝出去。看谁的吆喝方式更吸引人。小组推选成员上台展示,每组限时2分钟。
2.实时信息交互,小组汇报。(站在八咏楼图片旁,短视频发朋友圈)。
3.展示各小组的短视频,选出胜出的作品当场投影发布。实时显示朋友圈的点赞数和评论。
本堂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宣传短视频,当看到实时增加的点赞数和评论数,学生感受到自己宣传家乡的短视频被更多的人看到,充满意义。学生随之而来就有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真实教学情境 启发思考
综上所述,真实的课堂情境需要丰富的活动资源和素材搭建。对于教学活动,尤其是地方课程这门学科来说,使用大量、丰富、有效的活动资源是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保证。正是这些开放性、真实性强的活动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融入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在活动中积累和感知,在活动中发展和锻炼能力,更加喜欢上这门课程。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将不断实践完善总结方法,将地方课程秉持的“来自本土、面向浙江、服务当地”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有序实施地方课程建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地方课程的育人价值,让有形的画面推动学生无形的情感成长。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
[2]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发展检视与时代再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4-9.
[3]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4]张菊风.古村落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5]肖菊梅.论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D].湖 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