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幼儿园课程走向游戏化
作者: 张晓燕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是指将学习内容和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给幼儿,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学习和发展。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中非常重要,它能够根据幼儿的天性和学习方式进行设计,创造出积极、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受到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认知特点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幼儿本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工作。游戏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活动,是幼儿乐意参与的活动形式。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引入游戏化的课程,是适应幼儿当前的认知规律的,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多项能力,对幼儿教育的改革有重大意义。
课程游戏化不是重新设计一套游戏化课程。将过去的课程全盘抛弃,重新建立一套游戏化课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儿园所做的课程都是有价值的,其中包含了成功、失败,包含了创新和教训,不能轻言放弃。课程游戏化要尊重幼儿园课程传统,也需要有适合游戏化的具体方法。
一、模拟真实生活场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游戏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真实的生活情境能让游戏更加贴近幼儿,让幼儿倍感熟悉和亲切,使幼儿放松心情,积极主动参与游戏。
真实的生活场景,增强了游戏的画面感与直观性,有助于幼儿理解游戏的内容和角色,降低了课程的教学难度,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比如,针对营业员、消防员等。
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将教室设计成一个小型超市,组织幼儿玩“逛超市”游戏,让幼儿装成顾客,教师扮作营业员,和幼儿互动交流,给幼儿介绍商品,向幼儿出售商品。
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幼儿播放消防员救火的场面,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向幼儿展示消防员的生活和工作,组织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开展“小小消防员”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消防员这一角色,理解消防员的工作职责,体会消防员的危险,学习消防员的奉献精神。
二、创设故事情境
对游戏情境的创设,教师要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让游戏变得生动有趣,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获得幼儿的喜爱。比如,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中有好玩的角色与诱人的情节,这些能引发幼儿的好奇,拨动幼儿的心弦。
对此,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以故事内容为依托,将幼儿带入其中。比如,在一节体育课上,为了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笔者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运动会”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头戴猴子、小狗、小兔等动物头饰,开展“跳跃”“跑步”等运动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
三、进行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运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的表演。在表演情境的设计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自主确定游戏的情节,创造性地开展角色表演活动。
角色表演满足了幼儿的愿望和需求,加深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与互动交流,既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自我观察、换位思考、自我调节,也能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与合作意识。
四、巧妙拓展游戏资源
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中,教师要抓住课程核心,合理设计游戏。不仅要利用幼儿园现有课程,对其进行游戏化处理,还要挖掘游戏资源,开发新的游戏课程,更要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开辟游戏区域,开拓游戏时空,丰富课程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都喜欢花花草草,见到花草就要伸手摸一摸,或者闻一闻花香。对此,教师可以把幼儿园的空地开发成种植园,带领幼儿种植一些植物。
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进行游戏(即便园区内没有空地,也有一些现成的植物,可以利用现有的植物资源,让幼儿与植物为伴)。可以在教室内开辟“植物角”,和幼儿一起动手栽种一些植物,既丰富了游戏课程资源,又美化了教室环境。还可以利用园外资源,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赏植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五、合理吸引家长加入
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家长作为教育幼儿的主导,对幼儿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家长虽然在家庭中承担了一部分教育幼儿的工作,但是这在本质上与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很少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导致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无法延伸至家庭环境中。这样,教师对幼儿离园之后的情况没有了解,也就无法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内容。
六、避免课程与游戏相冲突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与游戏是两种相对割裂的活动,因此,部分教师对游戏的认识比较片面。部分教师认为,游戏和学习走在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游戏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虽然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
而且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课程游戏化的价值,但是在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时,仍然有部分教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作用。
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的课程游戏化设计是否能够多样化。目前部分幼儿园受限于园区面积和经费,难以完善基础设施,且很多时候做不到及时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这极大地限制了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此外,目前还有少部分幼儿园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一个班级中的幼儿人数比较多。这样一方面会让室内的游戏空间变得更小;另一方面也会让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安全。
总之,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幼儿园课程能够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