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作者: 戴必生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向,是学校在文化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力。近年来,阜宁县益林初级中学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精细化管理下,在全体教师辛勤付出下,在全体学生勤学奋进下,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聚焦质量提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连续多年被县政府、县教育局授予“阜宁县教育综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去年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曾作为唯一一所的农村初中,在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受到了市教育局表彰。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省厅级领导、市县内外领导数十次,他们广泛赞誉学校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好校园、好校风、好成绩”的“三高三好”学校。
一、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文化底蕴的深厚及文明传承才真正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大讨论,以“砥砺前行,负重奋进”的学校精神为引领,进一步丰富“崇文、尚礼”校园文化。
学校从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入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打造楼道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努力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进而推进师生的精神面貌,让师生生活、学习、工作在良好的环境里。
学校注重行为文化,狠抓养成教育。学校通过每周一升旗、每周二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学期学校举办了“八礼四仪”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学校还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相继举行了广播操比赛、韵律操比赛、春季运动会、庆“国庆”文艺汇演、卫生常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学校还相继开展了读书活动,如每学期都开展的“诵读经典美文,感受国学精粹”读书活动,每个学期分两次举办全校性、人人参与的诵读比赛。所有这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教育及文学素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学校着眼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全体教职工参加的周一例会不动摇,全体中层管理人员包级包班,深入师生,深入课堂,了解实情,指导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事关教工切身利益方面,本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广泛征求民意,完善《绩效考核方案》、《职称评定方案》等相关制度职责。绩效工资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职称评审在政策范围内向老教师倾斜,公开透明,阳光作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继开展了“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等专项治理活动,要求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进行自我剖析、认真整改。一系列制度措施、培训活动的落实,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
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四有好老师”,今年学校对每一位老师建立“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成长档案,制定成长规划,规定时间,设置梯队,逐步培养。把“四有好老师”的具体内容作为每一位老师成长进步的具体要求,新入职的老师两年内必须成为合格教师、五年内成为能手教师、八年内成为领衔教师、十年内成为卓越教师,对达成目标的老师在晋级、评优、绩效等方面进行倾斜,促进教师不断进步,名师不断涌现。
三、让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线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更是社会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秉承“让每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紧抓“教育质量”这一立校之本,从不松懈。学校以高效课堂为抓手,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激情课堂。
强化培训提升。为了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开展深度学衡水,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让、学、引、思”课堂教学验收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示范课,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上观摩课,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听课,对任教学科教师进行评价,增进教师与家长交流。
抓实“备、教、改”常规检查,进行作文专项督查、备课导学案检查、作业批改评比、定期举行学生英语单词背默赛、语文作文竞赛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打造“三学三思”教学范式,构建“自主、合作、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到县内外名校观摩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取长补短。目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三学三思”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在全校推开。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教学策略,配合县统编的“三学三思”导学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抓实质量过程管理。学生课堂三有:“有书、有本、有三色笔”,课前有提振精神的口号:“注重预习,合作展示;基础达标,再求攀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质量抽测关注优秀临界生、及格临界生、低分临界生,师生、生生结对,努力促进学生进步成长。
四、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贯彻“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创新打造“多彩社团”,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阅读、体艺、书法、科技、社会实践五大类社团,重点打造了社团三张名片,第一张名片是阅读育人,引领学生“读”出广阔的发展天地。建设全员全科阅读社团。学校各班配有图书角、室外建有图书屋,学生阅读有专用教室,教师阅读有“心悦吧”,实现随手、随处、随时阅读。第二张名片是写字育人,引领学生“写”出精彩的人生答卷。写字社团每周各开设一节写字课,由专职书法老师和美术老师任课,主要教授学生钢笔字写法。学生从从临摹正楷字帖入手,作业全部由老师指导批改。第三张名片是是体艺育人,引领学生“炼”出丰富的体艺技能。学校体艺社团除学校专职体艺教师外,还组织有体艺特长的教师、退休教师兼职负责学生体艺社团活动。艺术社团活动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民间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等方面汲取素材,触发灵感,进行创作,学生作品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练习创作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