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助力,语文课堂更高效
作者: 郑清园当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力普及与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势下,信息技术教育也正在与各个学科逐渐整合。信息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仅能增加学习的信息量,也能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巧用信息技术辅助,能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使文字变成画面,抽象的化为形象,复杂变得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巧借媒体,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推动人求知的一种巨大力量,激发兴趣,学生自然乐学。学生乐意去学,自然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看到课题,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日常生活也没见过搭石这种现象,个个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这时,我打开课前准备的动漫,只见画面有一个人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一定的间隔摆放在小溪中。刚看完,平时最不关心课堂的小黄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了?他流畅地解析道: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方便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这掌声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媒体给我们课堂的魅力,能唤醒一个人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文的文字化为图片,图文结合,学生就可以形象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用意。媒体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无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快乐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教学效果也提高到一个层次。
二、巧用课件,理解内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不少“名家名作”或“名篇”,虽经编者删改,但仍有一些作品离学生生活及年龄较远,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老师反复引导或讲解,学生还是较难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而至影响理解课文内容。而现在,教学上的这些难题,教师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解决,达到高效的课堂。
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是篇历史故事,课文的篇幅比较长,又有一定的年代感。即使给出学习任务单,学生看到这么长的课文,根本无心去读,更别说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我根据本单元的语文素养:1.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2.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在课堂上,我利用网络提供的Flash课件一边叙述课文内容,一边展示有关人物的图片,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清楚地把课文内容讲解,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学生听看完这一课件,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此时,我抛出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快速读文,找出人物的特点。在我巡视课堂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个别同学适时指导,都基本能够完成,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可见,形象的视听效果让学生乐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巧用信息技术.扩大容量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助于扩大课堂容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教师仅仅依靠一根粉笔和一张嘴是说不了多少知识的,信息技术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不断增大,教师通过网上下载课件或者是自己制作课件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之上,设计更多的练习,不断加强对学生练习的巩固,做到学而不忘的效果。每课的第一课时,学习完生字词后,都可以设计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组词练习,用重点词造句等,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信息技术还可以开展一些快速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教统编教材四年级浯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要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哪三件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归纳,用课件展示出来:1.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2.周恩来耳闻“中华不振”。3.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让学生齐读三件事,加深理解。最后让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这个关联词把三件事串起来,这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时,学生说话有依可寻,课堂马上活跃起来,连平时不爱说话的、何无自信小何都举起小手,他说:之所以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他耳闻目睹“中华不振”。而且还用这个关联词另说了一句:“之所以班长的成绩一直都这么优秀,是因为他努力认真地学习。”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见利用多媒体可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说话内容,可以变无话可说为有话爱说,有利于拓展说话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梳理问题,自行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鼓励学生可以利用积累学过的词汇、句子和一些语文内容,通过多媒体、网络互相交流图书资料,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视野,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通过眼看、耳听,愉快地欣赏,了解更多书本上不能捕捉的信息。有效运用多媒体增进知识积累与生活体验,提高学生搜集、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拉近学生与外界联系,为语文课堂提供新的学习途径,为教学探究提供了可能与便捷手段,让课堂变得更高效。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运用它作为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开放而又充满活力,使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愉快学习。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