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初探
作者: 赵学兵在新课程标准大概念下的大单元教学背景下,课程要求、教材内容、评价方式、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也日趋复杂, 而且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初高中衔接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处理得当,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就会进展顺利;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高中的后续学习。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研究,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要把握好新课标下初中生的特点,从心理上做好与高中的衔接
要实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首先要对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有充分的认识。现在学生特点与过去的初中生有明显不同, 如果一味按老方法按部就班去讲, 则会给这些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初中生的特点,在初中,教师可借助学生对高中学习的向往,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开展兴趣小组或社团,拓展与高中联系密切的问题或项目式学习,让初中生从心理上接近高中数学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要注重从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上做好与高中的衔接
目前,经常会出现初中毕业学生在高一很不适应的现状,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跟不上。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就要对初、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了解高中数学所需基础知识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哪些知识在初中已经被删除和淡化,哪些知识又在原初中教材基础上有所加强,只有这样,借助衔接教材才能为高中数学学习做好衔接。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适时适当补充一些高中学习很需要的内容及思想方法。例如:十字相乘法和裂项法。最好能达到非常熟练。尤其是十字相乘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快的方法,对高中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问题的解决相当有帮助。再如: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各种函数问题时既形象具体又便于理解。
三、初中数学教学要学会从教学方式上做好与高中的衔接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在衔接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速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不少学生害怕数学,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衔接知识的引入上,可以精心构思,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来自生活的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重视衔接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
数学衔接知识比初中抽象、灵活、难度大、逻辑性强,为了学好它,就要求学生要真正理解知识,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背上。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主动地去分析研究新知识和新解法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过程。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
四、初中数学教学要注意从学习方式上做好与高中的衔接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正是人生中培养独立生活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一开始的学习内容的确就是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如集合、函数等,所以教师在拓展衔接教材内容时,要先给学生介绍这些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结合实例给学生讲高中数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初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异同,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初高中各方面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畏惧心理。另外要充分利用学生养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实践与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对学生顺利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大有好处。
1.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作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顺利度过衔接阶段,特别在高一起始阶段,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分析与综合、怎样理解与应用,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思考法、类比推理法、假设论证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思考—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3.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教学生学会听课,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要求学生上课时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小结和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完课和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衔接内容是如何推出的? 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 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课后和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发现学习和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
总之,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上,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培养自信,激发学习热情。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