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 毛晓荣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当前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对学校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以往教育的不足,完善教育体制,而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一、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中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中职校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认知,唤起中职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中职校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二、中职校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中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中职校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三、中职校班级管理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在班会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中职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了“心理及心理问题其实并不神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自我教育”、“我与网络”等主题班会。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