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启学生心智之门
作者: 霍雯一、背景
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把“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列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再到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把英语学科“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素养定位为“发展学生素养的心智特征”。在英语学科,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显然是新课程所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点和难点,与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机制有较为紧密的关联。语境是达成英语课程心智发展目标的基本载体。语境在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基本载体来自教材的语篇。为此,阅读教学应成为英语学科开启学生心智之门的主要突破口。
作为英语教材每一单元中的必备板块,阅读教学也是每一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特别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实施以来,英语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迭代发展对阅读板块的育人目标、教学过程、方法及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对学生在显性的语言学习与理解或隐性的主题意义探究等方面都离不开学生心智活动的深度参与,具有比其他学科和本学科教材中其他板块学习具有更显著的育人价值。
二、现状反思
然而,反观我们初中英语阅读板块教学的现状,在一线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或教研活动中,笔法认为阅读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一是从阅读文本内容挖掘上,教师还是热衷于对文本中词汇和句式的积累数量为标尺,缺少对目标词汇或主题词汇的深度理解,对深度知识的挖掘不够以及对目标词汇理解的深度情境和语境的设计;二是在阅读中的情感升华层面,热衷于对文本情节的梳理和转述,少有对阅读主题意义的评判性思考,以及借助文本核心内容从作者、读者、文本人物等多角度开展研读活动,思辨能力培养不足;三是在阅读技能训练和培养层面,习惯于传统的细节阅读、目标词理解、主旨理解等“点状式”“命题式”训练模式,少有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开展“整体式”“关联式”阅读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针对阅读教学调研的现状,与李久亮(2021)有关调查结论相吻合,即“英语教学现状是以教材为中心,主要围绕词汇、语法、篇章开展教学活动,知识点讲得多、练得多,策略、技能设计少,缺乏系统性”(《外语测试与教学》2021年第1期)。因此,从阅读教学教与学的活动范式上开展变革设计显得尤为必要,这一变革也是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教学对策
本文选取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九年级下中“Great People”这一单元的阅读语篇,以统整英语核心素养的“心智发展”这一重要的课程理念,并以初中教材中的阅读板块作为切入口, 将阅读课的语篇置于认知、情感、文化等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多元目标语境中开展研读与设计,有利于挖掘语篇中目标词汇、思想意识、文化知识等深层次内容,有助于使英语阅读课教学以走心的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智,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本研究以赵继光(2019)提出的“5S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为参照,把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蕴含于激趣导入(Speculating)、通览阅读(Surveying)、细节阅读(Scanning)、品味阅读(Savoring)和巩固阅读(Stretching)五个环节之中,即“5S”阅读教学模式。
激趣导入阶段强调将阅读课之初的导入活动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表达欲望链接起来,主要包括课堂导入和学生读前的准备活动。该阶段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视频、故事、图片等多模态资料让学生聚焦主题意义,明确主题价值。例如,本语篇主要介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Neil Armstrong的生平事迹。教师采取播放有关登月的短视频便是激趣的有效方式;
通览阅读环节,可以在教材24页B1部分阅读理解题的基础上补充1-2题,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理解素养。该阶段主要是为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属于信息获取阶段。教师应注重在阅读活动现场中以“追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品质,透过简单的ABCD选项,从文本理解的角度考查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细节阅读阶段,旨在培养学生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鉴于教材B2为细节填空题,B3为细节判断题,笔者将两题顺序调换,使之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步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或找到所需要的细节。
品味阅读阶段为最高层次理解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反思自己学习的能力。依据本篇文本主题人物历史影响力,我们不难想到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能够促进全人类的发展。有鉴于此,笔者在品读环节设计了极具主题张力的问题,如“Why do scientists interested in flying space?””What can space exploration bring for our daily lives?”通过上述思辨性问题,深化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的升华理解,即太空太多不仅能够促进工业科技的发展,还对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的研发带来积极影响。
巩固阅读旨在通过设计互动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语言的运用,笔者利用教材中B4的对话联系设计为契机,让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深化主题认识。如“What did Armstrong mean by his famous word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思辨型问题。
在实际阅读活动设计中,上述几个环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结合阅读语篇的实际,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不同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聚焦;同时,每个环节的活动设计均应体现英语新课标所倡导的活动设计六要素,通过六要素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实现有组织的阅读教学探究活动,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四、结束语
如何让语篇研读活动入脑,体现的是学习科学理念。也就是说教师课堂上的阅读活动设计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把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脑活动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达到科学用脑的目的。如果说阅读理解是概括思维水平,那么,通过开展现场阅读活动,培育学生的现场阅读力和现场倾听力,形成的是对学生自身对阅读文本的深度认知。在常态化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应秉持阅读理解中必须知道意思,不知道就结合上下文精思细悟,如果忽略这一过程,忽略过程中学生对目标词汇片片断断的累积以及对情节脉络片片断断的结构化,阅读活动很难实现语言能力与心智发展的双重提升。为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变革阅读教学范式,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多维度提升,才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启学生心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