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研究

作者: 李晓军

摘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意见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可见我国数学教育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然而数学核心素养并非通过简单的教授就能习得,它必须通过承载数学问题的情境而获得,可以说情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情景教学 策略研究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能力,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情景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两者不断有效结合,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通过情景教学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更决定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进程。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同,新课标改革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别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对他们进行要求和规定,从而慢慢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让学生没有太多的压力,学习起来很轻松。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尽量做到从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实际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制定,从而快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将社会实践得出的理论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改变教学的思维方式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目前有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做“几何的证明”这类题时,在看完题目之后,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图形画出来,把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挖掘出来,要求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利用图形的展现和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不仅节约时间,还能活跃思维。学生解答的时间也会更快并且更准确。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把知识点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结合实际情况来讲解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转化得更加灵敏,对于学习数学也越来越感兴趣,充分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学习。这说明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找到数学问题的逻辑性和变换方式,进而体现出数学的核心素养。

二、情景教学如何有效落实

(一)注重情景教学的课前导入,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

课前导入是教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课前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课前导入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前导入.初中数学非常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解书面上的知识,忽略了生活中的现象和数学的联系,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刻,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个摸球游戏。制定游戏规则:盒子中有一些黄球和一些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没有看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每人有五次机会,三次摸到白球的同学有奖。让同学判断自己会不会中奖.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学生为了知道自己会不会中奖,在上课过程中也会专心的听讲和积极的回答。

学生是认知的主题,知识是靠他们的主动思维去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情景再现,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感受,在动手操作中去体验,在合作交流中去探究新的知识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关注学习状况,遵循创设原则

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主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学生先天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分。所以上课伊始,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创设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到位”。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创设,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导入与衔接的学习情境,提升课堂实效

学生刚上课时不能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怎样使学生尽快稳定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恰当的导入与衔接的学习情境。我们课题组研讨出了以下较适用的情境创设方法:

1.根据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学生对故事十分感爱好,并百听不厌,根据教学内容,把教材中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1.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术概念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4.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景

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创设的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他们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创设,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于教师来说,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总之要把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到有效的请教教学的课堂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但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都能得到提高,枯燥无规律的东西变得有趣系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的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