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作者: 孔海容

【摘要】在生活中,特殊的孩子是学生中的一小部分,通常这些孩子是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不被同学所尊重,因而他们纪律散漫,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存在自卑、逆反、冷漠、戒备,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他们的行为经常造成严重的后果,让家庭及社会都为他们担忧,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教育质量被严重影响。怎样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努力让“特殊孩子”改变现状,就这一状况我想在这里说一说本人的看法。

【关键词】孩子心理问题 教育 爱心 帮助

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孩子的心理压力大,甚至导致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产生了心理疾病,例如:先天性狂躁症,阿斯伯格综合症等等。以上两个方面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导致针对心理压力的基本状况和产生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切实做好攻“心”的艺术。

一.正确对待特殊孩子,把爱心献给特殊孩子,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湖北十堰,9岁脑瘫患者子阳想要去往课堂念书,可惜没有学校能够接纳,60岁的杨建明老师为子阳开设一个班,每天为她上课,四年来从未停止。

拥有特殊疾病的小孩,学校不是不能接纳,而是没有能够保障他们安全的措施。子阳喜欢读书却不能去享受,连走路都是问题,这并没有阻止她去往学习的道路,内心原本就坚持的执着,往往会成为感受生活美好的开始。

学习知识对于子阳来讲非常困难,杨建明老师为子阳教课是想要完成子阳的“梦想”,他也能够感受到教学的快乐,四年时间的教学,子阳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一年级的水平。

子阳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热爱生活和校园,哪怕身边没有朋友的陪伴,只要有一位老师主动愿意教学,子阳能够享受到的幸福就会一直存在。

一般来讲,特殊儿童会有专门教育的机构,极个别情况的孩子不能被教育,子阳就是其中一位,还好的是,子阳遇见了杨建明老师,每日的陪伴和教导,成为子阳和杨建明老师每日盼望的时间。

现在生活中的小孩,对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爱好,面对生活的美好,也不会主动去享受,对于子阳来讲,那些被遗弃的舒适生活和学习,是她内心一直以来的梦想。

二、平等对待、认识特殊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特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及家里受到批评、歧视及埋怨较多,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就变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经常的批评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

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关怀。因此,我们在教育特殊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树立学习的信心。他们是特殊孩子,但是他们首先是孩子。可能是同情心的本能,面对这样的群体会多很多的包容相信很多人是这样的。包容是好但是也因这样心里会不断暗示自己他的特殊要怎样怎样一点,以至于把特殊二字越看越大,这也许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如今我们都在大力的推广融合教育,我们希望特殊的孩子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之中。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说说我带的一个五年级的特殊儿童吧,他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他的问题首先就是坐不住,在教室里到处跑,需要老师在上课时不断干预,当上课总被打断,总会觉得好难啊!有时候没注意,他还会自己偷偷打开后门或者从阳台翻栏杆跑出去。就这样无数次,后来慢慢习惯了,想了各种办法让孩子在班级里不要乱跑。有一次,上课上得高兴,突然看到有个空座,才发现那个孩子跑出去了。我不得不让全班同学静息,等我把他找回来。我满校园的去找孩子,虽然这样的情况发生过无数次了,还是难过得掉眼泪。害怕耽误其他孩子的课程,我都不敢休息。下课都是要多讲几分钟,午休时间都要抓紧时间教学,不然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我的课程总会落后于同年级的其他班,我就一直在追赶当中。这些经历次数多了,我都很淡定了。我最烦恼的是他有很严重的暴力倾向。刚进校园时,就打人,推人、掐别人脖子,可以说班上的学生基本都是被欺负过的。下课了,都不敢轻易休息,要没事就去看看那个学生有没有欺负其他同学。每次发生欺负的事情时,我要向受伤孩子家长道歉,希望他们原谅这个特殊的孩子。同时还要教其他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也还要教育孩子们关心他,爱护他。我也试过找就这个特殊孩子的家长,但是每次孩子家长都直接动手打他。后来,我索性不叫孩子家长来学校了,就经常打电话告诉家长不要动不动打孩子。很庆幸的是,班上的家长们都很支持我的教育,班上也没有出现其他学生特别排斥这个特殊儿童的情况。也许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他的改变也很多。欺负其他学生的次数慢慢减少了。还会经常帮老师做事情,打扫卫生,看到他的转变还是很高兴的!。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时,有效的沟通是转化“特殊学生”的重要步骤,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学校的情况,以寻找教育途径,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特殊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出现各种状况,就算真的出现了,相信因为有了跟家长的提前沟通,家长也不会有不好的情绪,应该能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的!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挑剔的家长,我有过抱怨、委屈和置之不理。在反复思考后,我改变了做法。对此类孩子照顾得更细心,让家长无从挑剔,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尽量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只有长期以往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做好特殊孩子教育的工作。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并支持他们的特长和不足,在我们的关怀下,他们一定能够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特殊儿童也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相同的尊重和爱,让他们有一个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特殊儿童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需要我们的心理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

到自己的价值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