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作者: 吴伟东初中阶段是学生青春期的过渡阶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和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监护易于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在学习上,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同时学习的自律性不够,出现迟到、上课睡觉、作业完成质量差和旷课等现象;在宿舍生活上,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差、个人卫生不到位、晚睡等行为;在思想上,留守儿童思想相对极端,对于学生关系的处理、学习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想法比较极端,容易出现打架斗殴、厌学弃学等问题。针对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老师要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难题,同时有效的进行校园安全管理。
一、积极联系家长,做好心理健康交流工作
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校园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积极联系家长。父母不仅是学生的监护人,老师开展工作也需要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只有达成共识才能更好推进工作进程;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最具备全面性和客观性。因此,考虑到这两点因素,老师要做到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和全面交流,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工作做好铺垫。
例如:其一,在入学前期,老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简单沟通,主要了解班级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包括学生家庭成员组成情况、父母工作城市和工作性质等情况,做到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基本掌握;其二,老师要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主要包括要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近期学生思想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生活状况,通过双方及时沟通做到对学生的实际状态能够全面准确把握;其三,在出现学生情绪不佳或学生遇到学习问题的情况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做到双方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同时明确并承担各自的责任,例如学生遇到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更需要家长进行适时的关怀,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更好的克服困难。
二、开设相关课程,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校园管理的第二步就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对初中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拥有健康的初中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应该设定情节丰富、内容简单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学习到青春期的时期特点、以及正确认识留守儿童实际生活面临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接受现状,帮助学生克服实际生活难题和心理问题。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具体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例如:老师在设计和安排学生课程时,要考虑到三点因素。其一,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初中学生属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玩心相对较重并且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老师要在开设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尽量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通,易于学生理解;其二,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专注力不够,老师在课程开展方面可以尽量多样化帮助学生接收更多的相关知识。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视作品,如《海洋天堂》、《你,最珍贵》等,另一方面老师可以组织学习相关书目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自学书目,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快乐》等;其三,老师在进行相关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初中生课业负担开始加重、学业压力加重、同时家庭因素导致的心理压力加重,因此老师可以选择学生在考试后、或者自习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课程教育。通过老师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恰当的课程学习时间来促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三、组织校园活动,做好心理健康培养工作
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校园管理的第三步就是组织校园活动。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常常表现出话语较少、内心比较自卑和行为比较极端等特征。因此老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校已有的条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从实践方面帮助初中学生形成积极交流和树立阳光健康的心态。
例如:其一,老师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老师可以准备200道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比赛内容,组织学生每3人一组进行参赛,比赛分为必答环节、抢答环节,最后分数高者获胜。通过竞赛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通过准备比赛的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其二,老师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话剧表演活动。老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5-8人作为一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进行话剧表演的主题,如打架斗殴、学生与家长关系等,让学生依据主题自己搜索或者编排话剧作品,自己找时间排练,最后进行集中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和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通过实际表演可以更好的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其三,老师要做好1对1的教育辅导工作。考虑到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因此老师要及时与通过集体教育不能有效的学生进行单独谈话,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从三方面进行实践活动,推进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学生本身的心理疾病,因此,初中阶段的学校及教师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来引导留守学生可以有效的减少留守学生的负面情绪、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