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路田

【摘要】高考制度的改革引领了高中思政课教学变革。新高考背景下思政高考试题的考向越来越灵活,创设情境的试题越来越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堂节奏慢,思维含量低的高中传统教学已经远远无法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三思政一轮复习,我们应该坚持以“立德树人、提升素养、夯实能力”为指导思想,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技能,加强他们的政治学科综合素质,以期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新高考;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19年正式颁布。新高考评价体系基于学科特色,着重剖析了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更加关注学科素养和学生思维的联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评价体系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南。高考命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育人功能,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严格遵循《考试标准》,聚焦学科主干内容,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彰显素质教育鲜明导向。具体落实到我们高三思政课一轮复习教学策略中,应该从这几点做起。                    一、 实施“大单元教学”,打通三年思政课

“大单元教学”首先立足于“破”,大胆挑战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安排、学年安排。把学科知识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规划整合,综合设计,有序实施,从而把“三年”贯通起来,当成一首完整的曲子来谱、来弹。教师需要有提纲挈领和高屋建瓴的能力:应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和认知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行为;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课程组织和开发能力:应切实成为高质量课堂资源的开发者、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更加注重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的整合,让课堂成为一种整体性、动态性更强的课堂。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新高考考察能力和思维,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坚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课堂问题,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课堂问题的设计一般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也可以通过设计辩论赛式的问题,还可以第是设计构建知识点间联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老师少讲、学生多悟,精讲精练,打造思政课高效课堂

少讲。少而精,一节课以25分钟左右为宜。精讲知识总结、应用及规律;精讲知识的拓宽、迁移、类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精讲学习的疑惑和盲点,如知识重难点、易混点、考试失分点;精讲学习方法和要求,如审题方法、解题技巧、考试技能等等。多悟,指在课堂中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时间,引导学生巩固所学,提高自主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练,包括精选习题,以及通过“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练难懂的、易混淆的、有常见错误的地方和高考重点。“少讲多悟”和“精讲精练”是一个进阶的过程,是“讲练结合”所追求的目标,最终实现“省时而高效”的大目标。

四、转变观念,让复习课“提能(力)增(实)效”

高三思政课一路复习备考要做到:由“知识全覆盖”转向“内容简明扼要”;由“简单机械重复“转向“温故知新拓展”;由“拘泥囿于教材”转向“整合重组教材”;由“关注会教”转型向“关注会学”;由“单打独斗”转向“团队合作”;由“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由“就题论题”转向“思维引领”。

五、研究新高考真题,高屋建瓴引导复习备考。

新高考试题是高考命题专家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等的基础上,经过专家集体反复研究、推敲而命制的。它具最高权威性、科学性、严密性和指导性等特点。同时,它在考查方式、考点覆盖、难易程度、答案设置等方面对当年的复习备考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通过对新高考真题的引用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知识点在以往的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每一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如何;往届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自己在备考复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高考真题是育人目标最具体的表达,是高考评价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理解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是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真做题是理解高考最直接的方式;真做题要动笔完整书写解答过程;在真做题的基础上真研究;认真分析真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点;将真题内化引领备考复习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

六、关注时政热点,练习巩固提高。

无时政,不高考。在高三思政课复习教学中,要找出最新、最受关注的时政材料作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当堂练习,并且在讲解这道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渗透着答题技巧。例如:在G20第三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讲话,强调要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推动世界银行增加发展资源、增强减贫和发展职能,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优先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金融支持;呼吁发达国家要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主张“推动平衡发展”的理由。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可以这样思考:把这个问题转化我国为什么主张推动“平衡发展”?然后我们再推导:我国为什么主张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25-32.

[2]  周艳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导师:吴艳东;管燕敏.西南大学,2022.

[3]  陶蕾.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导师:邓湖川;谭美金.西南大学,2022.

[4]  毕建华.议题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