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突发事件 创新教学方法
作者: 何杨啸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谁也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能够按照既定计划平稳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突发事件的出现,如何解决这些突发事件,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高低的体现。小学生思维跳跃,同时他们还敏感好动,非常容易使课堂教学出现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教师要具备一定教育智慧,并且能做到快速反应,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正轨,并顺利取得于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突发事件;创新教学
突发事件是指课堂教学中发生超出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这些事件很大可能会影响正在进行的教学进度,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矛盾的产生。这些课堂中的“小插曲”避无可避,如何妥善处理问题,并有效解决这些突发事件,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突发事件的产生有着诸多来源,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可能是教师的疏忽,可能来自于学生。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要根据不同突发事件做出不同反应,及时解决课堂问题,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实施。
一、暗示提醒,宽容以待
小学教学课堂上,学生难免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甚至可能影响到周围人。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每次都要说教或者批评,不仅会浪费时间,甚至有些小题大做。况且一节课中,往往不止一名学生开小差。所以,面对这些发生率大,影响小的突发事件,教师可以选择暗示提醒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当学生知晓自己的行为被发现,往往就会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学生在课堂分心的情况较为常见,教师在处理上要本着宽容态度,用最简单的方法带着学生回归课堂。
暗示提醒多用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身上。比如:有的学生在课上打盹、睡觉,更严重的甚至能在教室打呼噜,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偏移。面对这种情况,我主动走到学生旁边,或者敲敲桌子,或者把他摇醒。这样既能解决问题,还不至于浪费时间。有学生开小差,在座位上低头玩玩具或者在书本上乱写乱画,我通常会选择“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醒,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这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交头接耳,影响课堂教学环境,我幽默调侃:“我发现班里有一些聪明的孩子,居然能一心二用。可以一边说着悄悄话,一边听课。”一边说着,还一边看向交头接耳的学生。这种暗示提醒的小方式,不仅能够及时将学生注意力带回到课堂中,还可以有效避免突发事件愈演愈烈的趋势。相较于不依不饶的说教和问责,简单的提醒与暗示,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能凸显教师的宽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二、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在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顺势将学生拉向正轨。课堂突发事件通常会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偏移。为了在解决突发事件的同时,将学生注意力重新拉回课堂,教师可围绕突发事件内容,顺势而为,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由突发事件的解决,以及积极因素的渗透,还可培养学生正确观念,避免相同事件的发生。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总会在课上有意或无意的引起突发事件。有一次,上着课的时候,几名学生玩起了弹纸团的游戏。我在巡视的时候,正好有个纸团弹到了我身上,课堂一片哗然,很多人都在盯着我,似乎在等着我去惩罚那几位学生。虽然我心里很生气,但还是认为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把事情闹大。于是,我捡起纸团,打开后才发现是某位学生做错题后撕下来的纸。于是,我告诉大家:“大家猜猜老师捡到了什么‘宝贝’?是一道做错的题,想必这位主人知道自己做错后,主动让错误远离自己了。我相信,现在本子上留下的肯定是正确的答案。”这时,我看了看班里那几位学生,接着说道:“老师觉得做错事不可怕,只要敢承认,肯改正,就还是好孩子。当然,为了让我们少做一些错题,大家还是要认真听课的!”通过这种因势利导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淡化突发事件的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引领学生由突发事件中习得道理,并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既有效解决了突发事件,还有效渗透了德育。
三、坦诚相待,实事求是
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所以面对由自身所产生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做到坦诚相待,实事求是。大多数小学生已经能够对谎话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教师最好不要以“成心说错”为理由,而是要坦诚自己的错误,并肯定和赞扬学生。教师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这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突发问题,还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度,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任何教师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犯错,更无法避免因自身原因而造成的突发事件。比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展开质疑。但是,在解答一位学生的问题时,我突然走神,一时间没有回答上来,接着就听到有学生说:“原来老师也不会。”也有几位学生表示:“老师是不是故意说错的,想看看我们能不能看出来?”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虽然我想顺着学生的说法,将这件事当作“成心之错”,但想到这确实是自己的问题,最终决定实事求是。于是,我告诉学生:“刚才确实是老师的失误,但是同学们能立刻看出来,说明大家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有些地方,老师还是需要向你们学习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原谅老师的这次失误呢?”通过这种坦诚直白的方式,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示“原谅老师了!”之后,我也表示:“谁都会犯错误,大家以后犯错误,也要跟老师一样敢承认才行。”基于此过程,不仅解决了这一突发事件,还为大家树立了良好榜样。
四、搁置处理,避免激化
面对课堂突发事件中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教师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将事件暂时搁置。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起到淡化冲突的作用,避免事件激化。另一方面,可以缓和学生情绪,避免局面出现难以收拾的情况。面对严重突发事件,如果一味进行碰撞,不仅会浪费更多课上时间,还可能因为贸然的“热处理”导致冲突事件进一步发酵。搁置处理的方式能够让冲突双方稳定情绪,平复心情,这样才能更冷静看待整件事情,使突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突发事件发生后,适当的搁置往往能够起到积极影响。比如:有一次,我刚刚准备走进教师,便看到班里两位学生吵得面红耳赤,甚至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看到这里,我没有慌张,我不准备去斥责两位学生,而是说道:“你们两位怎么回事,还以为自己是幼儿园小朋友啊?有什么问题不能坐下来好好交流?先好好坐下,冷静想一想。”之后,我便开始准备上课,并且还一直在课上邀请这两位学生回答问题,使他们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这使得大家的情绪也得到平复。搁置处理的方式,首先为双方提供了冷静的时间,避免了问题的激化。在冷静思考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意识到很多矛盾其实本就没有必要产生,这也使得双方矛盾在搁置中得到淡化,有效解决了这一突发事情。与此相反,若是在课上追根究底,不仅会使情绪本就激动的双方陷入自证怪圈,甚至还会严重缩短课堂教学时间,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课堂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虽然会扰乱教师教学节奏,但并非不能解决,教师只需要用对、用准方法,就能有效化解突发事件,让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慧贤. 小学新手教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的调查及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22.
[2]徐皓. 小学新手教师课堂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李桃.关于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6(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