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创新的重要性
作者: 王钦海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抢占21世纪的制高点,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创新是思想政治课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把。我浅谈两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 紧抓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创新的紧迫感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时政性。从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课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社会热点,运用教学新手段和教学新方法,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讲解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时,我不失时机地抓住中国入世后关税取消的热点,引导学生将这一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综合分析。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企业职工作为劳动者你该怎么做?学生发言踊跃,情绪激昂: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开发高精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抢占制高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激励学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炎黄子孙的不懈努力,需要你们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民族的重担就落在你们肩上,你们一定要努力啊!这样以情激情以理服人,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创新的紧迫感,并且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创新的火焰,“我要创新”的观念明灯般地挂在每一个学生的脑际。
二、巧用哲学原理,启迪学生创新的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许多基本理论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材料。其中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引导学生从哲学理论入手理解创新的必要:因为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想发展必须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创造新事物。在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发展是硬道理”已成各国的共识,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杜仲原是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一种树,其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日本在10多年前才开始种植,现却将我国弃之不用的杜仲叶开发加工成杜仲茶,具有利尿等多种功能,时下已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茶饮料并销售到中国,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不屑一顾的东西到了日本人手里却身价倍增呢?难道中华民族不如日本大和民族吗?这些问题象一束飞向夜空的灿烂的焰火在学生心里燃起思维的火花。我及时点拨:我们中国人并不比日本人差,我们缺少的仅仅是一种意识—一创新。日本人在自身资源匮乏中找到了比资源更宝贵的东西一创新品质。同学们你们作为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难道不应从日本人身上汲取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一创新精神吗?这种带有感情的激励既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习近平论创新
习书记在天津考察期间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习书记在中南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在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习近平参观了汽车造型设计、样车试制和新能源联调试验。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一以贯之抓,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在新形势下、新起点上开始新征程。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