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春期的家庭教育

作者: 曹依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调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说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青春期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家长、教师的教育权威不断弱化,因此青春期是家庭教育最为复杂困难的阶段。

一、正确认识青春期,关注孩子内在需求

青春期常常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青少年叛逆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大部分家长都感到家庭教育的艰难和困惑,面对孩子们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行为,往往采取简单说教或粗暴教训的教育模式,其结果是孩子越来越难管。初中班主任是长期与这群青春期少年打交道的群体,比较熟悉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懂得孩子们问题行为折射的其实是矛盾心理和关注需求。因此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要引导家长关注问题行为背后孩子的内在需求,满足需求从而消除问题行为。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其被尊重、被认同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青春期教育,所以班主任可以在此方面与家长加强联系和合作,帮助学生顺利过渡这一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何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观念指引下的,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观念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首要工作,而对于家庭中的青春期教育,基础则是引导家长正确认识青春期。班主任可以推荐家长通过相关书籍、影视、访谈节目等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知识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只有在不断更新观念的前提下,家长的教育行为才会转向科学有效的一面,才会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正向作用。由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自身生理变化等带来的困扰,青春期孩子的行为反复无常,因此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要坚持持久性和及时性,帮助家长不断改善认知,作出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行为。

二、家庭成员情绪稳定,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喜怒哀惧”被认为是人类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所谓情绪,是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带有明显矛盾的特点,如固执与善变、内向性与爆发性,因此家庭教育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同时培养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情绪具有传递性,会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感染和传递,可以说,情绪在亲子沟通、教育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引入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引导家庭成员学习情绪管理,使家庭的情绪产生形成稳定的状态,使家庭教育能真正聚焦孩子的发展问题,避免消极情绪产生的教育冲突。

有人说:“家是能铺开心事的地方,家是受伤时的‘创口贴’。”家应该是我们内心的港湾,父母应该是我们最信赖的人。然而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少年不愿意和父母谈心事,认为父母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根本不理解他们。面对家长青春期教育问题的焦虑,班主任要引导父母回归初心,深入学习如何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这应该是孩子在不能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感到无助时的第一支撑,当孩子在家庭中能得到足够的支持才有勇气和力量面对成长中的困难、挫折。预防青春期极端的叛逆行为不是严加管束,而是家庭教育中呈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的表达和能力。

三、提升教育水平,建立育人统一战线

在长期以升学为己任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家庭教育的无目的性表现为督促学习是唯一行为,甚至孩子的学习问题常常引发家庭矛盾,尤其是在夫妻双方教育理念不一致时。究其原因,是家长错误的人才观念和学习观念,而家长的人才观又引导着他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因此班主任要通过自身掌握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开展对家庭教育中人才观、学习观的重塑,帮助家长认识到成才中知识、能力、品德、创造等多样性的作用。同时,改变家长以分数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查发现,百分之二三十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而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和肯定孩子的付出,并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在正确的人才观、学习观的指导下,家庭教育的重心才会从关注事到关怀人这个本质上来,促进孩子发展。

不要让问题打败孩子,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在教育上成年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站在高处指挥,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是做不好教育的。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是班主任带领家长和孩子建立一个共同应对青春期学习、生活问题的统一战线。曾有班主任指出:“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长积极主动地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保持高度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一定能促进孩子的良好发展。因此,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参与式指导,保持统一战线内部三方信息的开放性、行为的统一性和合作的持久性。

四、创新多样化的形式,促进沟通

心理剧帮助人们在演出时充分地“经验”与“体会”问题。心理剧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有效途径,它通过音乐、语言、肢体表演等形式帮助参与者体验内心感受,通过角色扮演感受角色所要表达的情感。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家长参与心理剧沙龙,互相体验各种家庭教育现象和教育模式,从而体会出良好家庭教育的样态;并组织亲子沙龙,通过心理剧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换位体会家庭教育中角色的感受和行为,从而达到亲子之间体谅、尊重、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目标。班主任通过心理剧的形式,传递心理知识和沟通技巧,指导家长反思现实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体验的方式产生自我觉察和调整。

随着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越来越深,各学校的线上线下家长学校活动日益增多,致力于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革新,指导家长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可通过读书分享会、心理剧沙龙、亲子关系团辅等线下活动和专家讲座、公众号文章等线上学习,推动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改善现存的家庭教育行为,并充分发挥家长之间的互补互助作用,形成班级家长群体持久的成长机制。学校层面,同年级各班之间做好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的集体备课研讨、不同年级之间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的学段衔接,以实现家庭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