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活化”教育环境

作者: 陈娇

摘要: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助于儿童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教育形式。为了打造“生活化”教育环境,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实践方法,让幼儿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心。本文将从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入手,介绍了实践探索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估,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社会实践;生活化;实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幼儿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容易导致幼儿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如何打造“生活化”的幼儿教育环境,使幼儿在参与各种生活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幼儿在社交、情感、语言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仍停留在简单的模拟活动层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实践。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活动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活动过程与教师指导不够贴近幼儿现实生活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得以解决。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打造“生活化”的幼儿教育环境,并针对幼儿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探索,以期为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创新和完善提供借鉴。

二、打造生活化教育环境的必要性

打造生活化教育环境是基于幼儿的成长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考虑,旨在从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促进其全面发展[1]。一方面,生活化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由于生活化教育环境具有真实、直观、生动等特点,它能够帮助幼儿快速建立起身边事物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发掘自身兴趣和天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认知水平。另一方面,生活化教育环境也可以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力和综合素质。在生活化环境中,幼儿能够模拟真实情境,与他人协作、交流、分享,并在互动中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打造生活化教育环境是当前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构建真实、有效、接地气的教育环境,才能够真正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

(一)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兴趣来开展

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这些因素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如果幼儿对自然环境感兴趣,可以带他们去野外进行探索和观察。然后引导幼儿思考问题,通过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例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询问幼儿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看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更喜欢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这方面的设计,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例如,在小区里组织“义务清洗环保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清洗、冲水,感受到环保的实际成果。最后,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体验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社区超市游览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购物清单,让幼儿学习商品的名称、价格和数量等相关知识。

(二)紧密联系生活

1. 关注幼儿生活经验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交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境、兴趣爱好、问题关切等,并根据这些信息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使幼儿在学习中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例如,在幼儿园中可以开展家庭大扫除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们模拟家庭清洁的场景,通过收拾玩具、整理书本、擦桌椅等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2. 创设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情境,使幼儿在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建立对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和感悟。此外,情境体验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沟通合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想象创造力[3]。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商店的情境体验,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通过购物、计价、找零等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和语言交流能力。

3. 引导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是教师引领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肯定、鼓励、引导等方式促进幼儿之间和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情感互动,建立起安全、信任、尊重的教育环境。例如,在园内可以组织“哥哥姐姐”辅导小朋友的活动,让年龄相差较远的孩子们互相协助、交流、分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建立“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富有情感与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实施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需要注意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自主探究和创造力等素质,让他们在实践中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打造”生活化”教育环境,是幼儿教育创新的方向之一,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命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来会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益处,走出更加美好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翁英.奏响"生活化"的乐章——谈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J].山西教育:幼教, 2022(8):2.

[2] 陆羽.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之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6(17):1.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6.17.171.

[3] 曹海侠.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生活化教育策略[J].长江丛刊, 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