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季玉萍【摘要】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传输英语知识而忽视英语文化教学,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满分”而应用能力“不及格”。在与人进行交流时常常出现不恰当表达状况,闹出各种笑话,挫伤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坚持新课改精神,在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引导学生熟悉西方文化,并通过英语阅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本文论证文化教学于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具体提出了几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文化;西方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一种交流工具,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其所处地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所以任何语言都有其自身多特有的民族性。文化的发展可以加强语言的交流和发展,同样语言的丰富也会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文化的繁荣。人类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都是以语言为载体而流传下来的,文化的区别造就了语言的区别,所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并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将语言学好。
二、初中英语中融合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坚持着结构主义理论教学,换言之,即过分注重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忽视掉了英美文化导入。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语言传授,学生无法了解到中西方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或者宗教信仰的差异,这在无形中给学生英语学习加大了难度。因此,新课标针对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指出:本次改革旨在改变英语教学中过分注重词汇、语法教学,忽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依据,体验式、参与式、合作式和交流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载体的现代化授课模式,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积极地情感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及跨文化意识。
三、文化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从阅读材料中的日常交际中引导学生发现差异
日常交往中的文化差异除妖从问候语、称呼、致谢、致歉、告别、禁忌语或者委婉语中表现出来。教师在教授这部分文化差异时可以使用对比分析法,即通过将中国和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往方式的不同进行比对,使学生从差异中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英语中交际用语的理解,明确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使用什么样的交际用语,处理好交际行为。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中国英语上课前学生们都会向老师问好:“老师好!”,这里“老师”既是谓语又是尊称,但英语国家中Teacher一词既不是谓语又不是尊称。
2.从阅读材料的词汇学习中了解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中所蕴涵的文化包括联想意义、固定短语的文化背景及语言运用习惯等。词汇是构成文章甚至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维系语言系统长期存在的核心,词汇的内涵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显示出某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而词汇内涵多数情况下由民族习语、典故等形成。比如中国在说人胆小使常常会用到词语“胆小如鼠”,而西方人则会说“Chicken”。又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 7 Colours中所涉及到的颜色词汇,看似简单,实则在中西方都有着不同的用法。比如中国向来以红色表示喜庆、吉祥,并称中国的嫁娶之事为“红事”,将貌美的女子成为“红颜”等等。但在西方,红色却是主要指代鲜血的颜色,引申为“血腥”、“暴力”等意思,比如当某个人非常愤怒的时候,人们会用“red with anger”去形容;发生火灾了人们会说这是“red ruin”等等。
3.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养分的最基本场所,也是开展英语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因此课堂上的文化教学也要重视起来。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教授知识的口语,在向学生朗读阅读材料或者讲解材料时最好采用全英式教学,严于律己,杜绝自身口语中中式英语的出现。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西方国家课堂上的游戏、英文诗歌或者角色扮演游戏等,将阅读材料以一种新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最后,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想方设法将西方文化知识融入阅读教学中。在讲词汇或者课文时,可以筛选相关材料作为知识补充或者拓展,掺杂一些西方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将课堂上文化教学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点:
(1)区别教学法
一个班集体中往往存在着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想使学生都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教师就必须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七年级学生,教师偏重点应落在基础知识教学上,将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风俗习惯等讲解清楚,让学生明辨二者之间的区别。而对于八、九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多讲一些英美历史或者政治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升华文化体验,逐渐掌握借助文化背景提高英语表达水平的能力。
(2)穿插讲解法
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在教材解读过程中适时适当的插入英美文化知识,将英美文化贯穿于课堂的始末,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英语文化背景,对相关知识也能更清楚的把握。比如在讲到九年级下册Unit 4 Great people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英美伟大人物,如: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比尔·克林顿、本杰明·富兰克林等等,让学生们了解到他们因何而伟大,也可以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崇拜和喜欢的英美名人。
(3)多媒体呈现英美生活文化
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应视频、图片,让学生从中学习相关英文表达技巧。比如播放一些英美电影,让学生从中学习英语口语表达,以便在阅读材料中遇到俗语时不知如何解释。观看过后要求学生对其中所涉及文化知识做一概括总结,在与我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熟练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
总之,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了解,要想学生摆脱“中式英语”束缚,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真正看到差异性,从而避免将英语当成汉语来讲的坏习惯。让他们带着所了解的西方文化阅读英语素材,这样在遇到一些牵涉民族文化知识的问题时他们也能更从容的应对。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就必须将文化教学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学习障碍真正消除,教学效率也才能因此而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2]王雪飞. 语用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训练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程嵛欢. 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1
[4] 王素.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3
[5]谭小燕.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