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评一体化”的解读与探究
作者: 王飞飞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行为、学习能力、诊断评估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在大背景下,教师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以学习结果为出发点,精准化教学目标,以评价前置为创新点,深化教学活动以反思修正为能力点,动态化课程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 学、评一体化
一、背景以及目的
在大背景下,我们的课堂“为何而教”“何以评价”,探讨目标、行为、情感目标是否达到了三位一体的和谐境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模糊化、 学习评价单一化、 学习过程线性化等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指向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教学过程,重塑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期更好地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蕴内涵与目标指向
“教、学、评一体化”的最初理论研究追溯到美国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施良方教授认为:预期应该发生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是一种面向目标回归本源的思考。
(一)以学习结果为出发点
教学目标精准化,注重学习意义建构。以知识大概念为核心,目标指向更精准,学习体验更明确。围绕一个目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展示多元的文化涵养及生活态度, 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对问题解决进行思考、分析、推理、评价。
(二)以评价前置为创新点
教学活动具身化,注重学习过程经验。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时刻关注教师教得怎么样和学生学得怎么样,这是对学习目标的一种随机监测,是课堂设计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的表现,是督促教学目标达成的依托与保障。
(三)以反思修正为能力点
课程设计动态化,结构。是一种螺旋式学习结构,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设立任务型的项目小组,开展体验式的合作探究,解决价值型的适切问题,从学生视角、教师视角、实施视角三个维度展开课程设计,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凸显核心。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目标定位是整节课的主心骨,教师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将之分层解读后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传输给学生师生合力落实教学目标。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设计的学习目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而精准,在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都做到了点面结合,易于把控。教师在课前便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后他们应该学会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