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究课堂收尾技巧,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 谢飞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如同一幕电视连续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导入)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让人浮想联翩,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重要。作为“编导”的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的课堂结尾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体会到思想政治课“言虽尽意无穷”的魅力。下面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就课堂收尾的设计方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大家。
1、图表归纳,一目了然 图表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具有简明、清晰、形象的特点。图表归纳也就是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易于记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化,留下系统化,利于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讲完九年级第八课“拥护党的领导”这一框时,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加以图示归纳,不足之处有教师补充完成。
(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这样的结尾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信心。
2、简要归纳,提纲挈领 即对一堂课的重点内容、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进行梳理、概括、提炼出要点,使学生对整节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印象,便于记忆和理解。例如在讲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后,我对本课的主要内容作如下概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个意识----要有自我维权的意识;一种基本态度---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消费者要运用正当的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五种维权途径----和解、调解、申诉、仲裁、诉讼;九种基本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人格尊严权、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
这种方式,简明精练,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是引导学生通向智慧的桥梁,也是实现课堂最优化控制的重要条件之一。
3、行为评价,激励进取 这是一种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进行课堂收尾的方法。从评价的形式来看,它既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互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及时、肯定的评价,是学生奋发向上的一种催化剂或推动力。
4、适时点拨,巧提要求 例如在学完“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后,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人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珍爱生命不是一瞬的感念,更不是一句时髦的话语,而是我们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感悟和体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课间嘻闹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这种总结方式,教师既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也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留置悬念,发人深思 针对教学内容,可以人为的设置思维障碍,造成疑惑,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以激起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的愿望。例如在学完“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一课后,我设计了如下结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违法和犯罪两个基本概念,明白了违法与犯罪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接着,话锋一转:“既然违法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那么违法与犯罪所受的处罚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会有怎样的区别?欲知此问题,请同学们先预习下一框的内容。”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延伸,进一步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产生了一种“催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为学习下框题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6、精选习题,以题存趣 新授内容结束后,抓住重点和关键性问题,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难度适中的带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这种方式,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唤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7、提出希望,情感冲击 我在讲述“世界因我而精彩”一课时,先对学生“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发展具有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作为青少年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要努力学习,担当起社会责任。”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对学生说:“同学们,眺望未来,放眼世界,21世纪的舞台充满挑战也蕴藏着机遇。青春——多么美丽灿烂的生命季节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在新的世纪带着一颗青春的心,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让我们的青春带着生命的激情,带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一起飞扬!”通过极富号召力的语言来结束,对学生进行情感与心灵的巨大冲击,从而把课堂气氛引向高潮,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现艺术”(特拉弗斯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都会打造出精彩的课堂,而教师恰当的使用总结语,则会让教学收到锦上添花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