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软件在中职《机械识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吴慧青

一、目前机械识图教学的现状

通过机械教研组组内教师几次集体讨论,结合数控专业和3D打印等专业教学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点:

1.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弱

根据我校学生的入学成绩分析,数控专业165名学生入学平均分只有248分(中考总分650),200分以下的有40人,300分以上的只有23人,基础确实比较差,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真的差,遇到困难就放弃,不喜欢动脑筋,学习态度消极,上课开小差、睡觉等屡见不鲜。而且学生是刚刚接触机械制图,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不高。

2.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

根据学生上交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掌握,上交的作业错误率很高,相互抄袭比较严重,每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分析习题和订正作业,占用了课时。

3.知识点较多,且教学内容抽象

机械识图课程内容较多,学习进度要求又比较快,如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表面交线作图、轴测图、组合体投影作图、剖视图、断面图、典型零件和组合体等等,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识图且学习能力和习惯都不好的学生来说,确实有很高的难度,且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虽然通过PPT演示或实物展示能解决一些直观问题,但遇到复杂零件也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导致学生听不懂,久而久之学生就没兴趣了。

4.教学资源难以整合

目前,机械识图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在不断更新,但是没有系统的教学资源,呈现出碎片化、复杂化的状态,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整合成有用的资源。有些教材应用了AR技术,通过APP可以把平面图立体化,但功能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辅助理解,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中望3D在机械识图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根据以上问题的分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改变现在就必须让知识活起来,让图纸动起来,把平面变立体,把抽象变具体,就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把机械识图和三维造型软件结合,以此来提高机械识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在求立体表面交线投影作图中的应用

机械识图课程中,立体表面的交线有截交线和相贯线两种,是必须要突破和掌握的知识点,是学习后面组合体作图知识的重要基础。两个圆柱相贯、圆柱孔与圆柱相贯和两个圆柱孔后所产出的相贯线表达。通过三维软件可以清晰看到相贯线的形状,通过二维和三维的结合,对相贯线的理解更加透彻。

(二)在组合体中的应用

引入中望3D软件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比如形体分析法中,通过旋转三维模型,学生就能观察到各基本体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相对位置关系、表面连接关系,还可通过软件中的装配功能,把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也可以把基本体进行叠加,形成组合体。

(三)在剖视图中的应用

根据剖切方式不同,剖视图还可以分为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三类,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晰的表达机件内部结构,是重点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很好的对剖切的过程进行理解和领会。

(四)在装配图中的应用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整体结构、形状和装配连接关系的图样,用以指导机器的装配、检验、调试和维修。画装配图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分析装配体,但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生产经验,无法想象整个机器的内外结构,要完全的把机器的装配图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使用中望3D辅助机械识图教学取得的效果

(一)学生成绩有所提升

使用3D软件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空间思维能力差的学生理解零件构造,通过不断的讲解练习,培养出了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提升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因基础原因分数都不是很高,但通过与不使用3D软件辅助教学的班级学生的成绩对比,使用3D软件辅助教学的班级平均成绩要明显。.

(二)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有了软件的加入,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准备好所需要用到的模型或图形,省下了在黑板尺规作图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以分析和讲解作图技巧和作图相关规定。在3D软件的加持下,对突破难点有了较大的帮助,教师不用花时间去描述问题,只需要给学生看一下模型就能完全清楚零件的构造,根据模型绘制视图,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加强

中望3D软件的引入,除了可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以外,还可以促使老师技能水平提升,在使用3D软件的过程中,老师经过不同零件的模型的设计,通过制作爆炸图、机构的动画、剖切立体模型等,逐步的学会中望3D软件这门技能。同时对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法也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对教师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四、使用三维造型软件辅助教学的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证明,在机械识图课中,引入三维软件辅助教学之后,学生对机械识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有了一些新鲜感,让知识不在枯燥乏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了对立体空间感较弱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