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中职数控专业综合实训教学项目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 陶阳广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与数控技术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符合岗位从业要求或达到高校选拔标准的初中级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 中职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现状分析

1.基于课程教学实践的调查

根据笔者对目前本校课程进行调查发现,部分课程虽提倡以“理实一体化”为主导开展实训,但实际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教师也只在技能单一实训技能进行传授,缺乏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拓展方面的引导。大部分课程仍将数控加工与理论教学独立进行,理、实分离进行教学,更谈不上综合专业技能教学的互联贯通。

2.基于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通过对本校机械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真正从事本专业的学生比例不够理想,对口就业率不到45%,像3D打印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更低。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技能单一、缺乏综合技能等,导致实习工资低,进而选择改行,实属可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不光需要有技能的学生,对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更受青睐

3.基于企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查

企业不仅对具有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学生较为青睐,对具备关键职业能力和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特别是对具有吃苦耐劳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又具备团结协作的能力、再学习的本领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具备综合技能的毕业生更为需要。

二、 基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综合实训教学项目构建与实施

(一)综合实训教学项目构建思路

由于行业发展需要,企业不仅仅需要数控单一操作技能的员工,更需要具有综合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而数控加工也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发展,正在发生着技术变革,本课题以数字化设计与增减材制造技术为载体,开展项目设计。

1.教学安排及实践策略

在现阶段中职数控实训教学方式中,经常出现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所以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在技术更新换代的今天,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职业教育教学的目的,难以满足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2.“三模块、六任务”的项目模式

在设计综合实训教学项目时,均以三个模块、并划分六个子任务的模式进行设计,保证目标清晰、任务具体、前后呼应、评价及时有效且具有可行性。目的是能够将以项目为中心,创设多情境教学环境,以实训项目为主线,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项目中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采用项目递进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探索新知,串联相关知识和技能,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并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综合项目实施框架

根据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要,制定了“数字建模”、“数字设计”、“数字制造”三个模块的教学项目为主线,其中涵盖了三维建模、零件测绘、CAD工程制图、模型装配、3D打印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装配调试技术等教学任务。

(二)数字化设计技术综合实训项目教学实践

1.课程资源整合

基于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综合实践教学项目,主要涵盖了三维设计、机械制图、数控加工、3D打印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更好的将知识和技能有机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项目的推进实现综合技能的提升。

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使得教学项目更具实践性,充分考虑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各课程进行归纳、整合,包括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三维设计、数控加工技术、3D打印等课程。

2.教学内容细化

通过编排将整个教学项目划分为“一、三、六”的形式进行编排,暨一个综合项目、三个子项目、六个任务模块,各模块间相互联系,充分体现教学项目与实际产品相贴合。

3.教学方式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和技能的串联能力,以实现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除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实物模型展示、多媒体课件运用,将单一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团队化协作教学,每个项目根据课程项目要求配置2至3名专业老师,将1到2个项目贯穿于整个学期,借助分组并行的教学理念进行小班化教学。

4.教学评价多元

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价,而非传统的成绩分数定位学生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一是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对作业和实践操作成果根据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学生互评,学生内部的评价,通过学生在他人眼中的自己来评定,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方面,由其他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三是教师评价,通过相应的考试和实际操作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根据相应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 综合教学项目的实践效果

(一)教学内容充实,理论、实训有机串联。

案例实施过程中过程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将单一的传统教学进行打破,学生的自觉性有所转变,组内交流、组间交互、师生探讨更加充分,对遇到的问题能够主动联系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最终呈现效果也比较好。对学生进行调查反馈,87.3%的同学更喜欢整改后的教学项目和教学模式,84.5%的同学认为这样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更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对知识的应用有了直观的体验。

(二)学习兴趣浓厚,主动参与项目实践

采用接近企业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开展综合型实践操作,学生学得更有兴趣,组内实践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也能够主动查找资料解决,目的是完成整个实训项目,均希望自己所在小组能够完成产品的制造及成果的输出。

(三)项目主线明确,实训层层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为主线,以最终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在实训中采用“一、三、六”模式开展工作,每个任务间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各模块工作任务明确,评价方式合理,每个任务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得项目的推进更具活力。

(四)教学成果显现,得到企业认可

在与企业交流中,该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多家企业的认可,对部分试点学生工作后的反馈,企业表示效果显著,与以往学生不同的是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岗位轮换,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位实习生得到了企业师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