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批注式阅读中的几点看法
作者: 詹祺华批注式阅读在我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有不少著作就是在对他人文章的批注中形成的。如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历史学家陈垣也说过:“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见有心得的地方就写下来,要动笔多写、多记。”毛泽东主席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典范,在毛主席读过的书中,都在书眉和空白地方写着评语。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展示。而批注即在阅读时,在空白处加批语或理解,记录当时的所感所想,从而达到从整体上理解文本的目的,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提示学生可以批注对内容的体会,疑问,对写法的体会,以及获得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外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习惯。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用笔在文章或者文本上记录阅读、思考过程的方法,是一种用书写线条、符号、简洁文字,标注文章和文本的读书方法。更是一种使自己由简单阅读转变为深度阅读、个性阅读、快乐阅读,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的阅读,并将阅读感悟记录在文章或者文本上的方法。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式阅读呢?
一、描述批注
阅读时对文章中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圈、点、勾、画。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批注方式,比如用笔划出需要注意的读音、生字、生词、文章的中心句、重点语句。为再次阅读画出标记。
二、分析归纳批注
是阅读时把自己对文章的语言感知和对文章内容、层次,及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以及精彩片段和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批注的一种方法。
三、感受批注
即阅读时把理解感受、困惑迷茫的感悟和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启发与收获进行记录。
四、点评批注
即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的语言表述、中心内容、主要观念、重要方法等进行评价,写出自己个性化阅读的感悟。
五、联想批注
即写出自己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章之外的联系想到的内容。例如:由一首诗、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原理想到的其他方方面面。这是知识的迁移与信息的归类的一种整合,有助于自己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
六、方法批注
阅读时发现好的方法要写好批注,作好记录,这样有利于对这一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对知识的专家、学者规范性的解答掌握有很好的训练成效。又例如掌握了语文学习中的基本方法,对准确判断语文赏析就容易了很多。
七、赏析批注
选取文学作品中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赏析记录,有助于拓展思路和复习。
八、简单批注
批注的方法例如:疑问批注、补充批注、仿写批注因为简单只要知道提出疑问、进行补充、依样仿写加以记录就很好了,这些方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
批注的形式有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文字批注又分为眉批,旁批,段批,尾批。眉批:批在书头上。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简要地写在文章上方空白处。旧时作文竖着写,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上方空白处,相当于面部眉毛的位置,故称眉批。眉批的优点在于批语位置与学生作文语句对应,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学习与修改。缺点是留下的空白有限。旁批:批在字、词、句旁边,书页左右侧。把自己的思考或体会写在文章旁边的空白处。可以帮助自己深入理解文章。现在作文横着写,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右侧的空白处,故称旁批。段批:写在段与段之间的评语。段批的优点在于注重了解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自己概括文章给文章分段。尾批:批在全文之后。是全文的总结,可以从内容结构、中心思想等去评价全文。
批注式阅读,是一个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知的烙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批注式阅读可以使你的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是一种有深度的阅读,更是一种有个性的阅读,一种快乐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