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
作者: 李京津摘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家庭教育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幼儿期,家长应端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于生活细节中着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并帮助幼儿长期坚持某一良好行为;取得幼儿园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生活 习惯培养 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的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幼儿生活、学习自然有序、充满生机,相反则会使幼儿一日生活杂乱无章,死气沉沉,以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涵、特征
幼儿生活习惯是指在幼儿生活方面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1.卫生习惯包括: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乱掉饭粒、不随便坐地上等等。
2.饮食习惯包括:正确地使用餐具 ,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的习惯等等。
3.睡眠习惯包括: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等等。
4.自理能力包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并学会自己整理床铺、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如孩子学洗手弄湿了衣袖,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把米粒掉到了地上等。此时,大人不能因噎废食而去中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干,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吃饭不要把饭粒撒一地等。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养成,对孩子要有耐心。
2.直观性原则。孩子善于模仿,特别是对于身边的人,例如家中的父母、幼儿园的老师,大人的举止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所以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要无时无刻注意自己的举止。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时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
3.反复性原则。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陶行知说过“唤兴味起。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去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教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对于幼儿孩子,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作用的。
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睡、穿脱衣裤是最重要的三项。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了儿歌《洗手歌》和歌曲《漱口》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拧开龙头冲冲手/擦擦肥皂搓一搓/搓搓手心和手背/换只小手再搓搓/冲冲冲,冲手心/冲冲冲,冲手背/关上龙头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小手洗得真干净。
漱口:手拿小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看一下贴在墙壁上的示意图,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得很干净。
3.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
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始,强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我们留给孩子最为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芦薇.谈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17):234-235.
[2]张爱玲,马玉兰.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以甘肃省和政县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7):55-59.
[3]甘晓彬.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1):124-128.
[4]齐晶晶.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四个必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9):82-84.
[5]韩映虹,张宇.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8-22.
[6]张胜男.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152-153.
[7]郝志敏.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才智,2015,(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