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作者: 蔡秀英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课好动,不遵守纪律,爱玩小东西,开小差等等不守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低年级小学生在逻辑性上相对薄弱,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无法将大量数学知识完全掌握,并且诸多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表现出吃力、缺乏兴趣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低年级数学教材特点实施教学策略,从而更好的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在此,笔者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予以探讨。
一、把握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特点
小学低年级是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比较敏感的时期,也是进行数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即锻炼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二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通过教会儿童基本的运算思维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小学低段儿童的成长和智力发展都处于比较重要的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数学教学也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注重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数学教学,学习知识只是表象,重点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过程促进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这对于他们日后取得成功有重要的影响。
(2)学习方式多项操作性的方式。儿童的认知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通过操作性的学习方式,儿童才会主动探索,才能在实践中获得良好发展。
(3)要注重个体间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具特点。他们不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4)教学素材的选择贴近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运用于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发现数学的影子,买东西结账、食品分配等都与数学有关。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从而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注意力不够集中,数学思维有待发展。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就可以采取一些新鲜、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融入到教学中,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才会去自主发挥他们的探究性和创造性。兴趣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也离不开活动。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让学生拿着准备好的钟表,观察上面有几个针,引导让他们说出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区别,如长短,粗细程度等,这样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观察,随后老师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学效果明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直观操作、多媒体演示、学习竞赛、游戏、谜语导入、编学习歌谣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教学活动的方法和体验,增长数学知识。在各种活动中学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充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到生活之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便可以在班级内为学生营造一个超市购物的环境,并让学生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明码标价,每个人给予10元的启动资金,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物员,模拟超市购物。这样,学生在买和卖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于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又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班级内存在的所有物品进行观察,看看这些“角”都藏在哪里,然后再为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建筑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角的魅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灵活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给学生带来了相对其它学科较大的学习难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目标出发,也十分需要对不同学习程度(尤其是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激励性学习评价。经验表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有意或无意的训刺性学习评价,容易伤害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给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学习评价十分必要,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说:“你一定行!”“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老师把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类似这样一些语言,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自强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总之,教师只有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遵循低年级数学教学规律,有效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