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社会共育,构建和谐高中班集体
作者: 康庆敏摘要: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建立家校联合共同体档案,要与学生和家长的情感紧密相连;而且要能够善于依靠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创建和谐班集体;为班内每一个学生建立个性化的成长档案,让学生的成长为和谐班集体的创建添砖加瓦。
关键词:家校社会共育;构建;和谐;高中班集体
高中班主任的责任是让学生在和谐的高中班集体中阳光成长,顺利度过紧张的高中生活。依靠家校社会共育,优化学生成长环境,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紧密相连,见证学生的成长,也是高中班主任的快乐源泉。
一、建立家校联合共同体档案,让情感的触角延伸到师生以及家长的心间
没有一份成长是无缘无故的。学生的成长不仅依靠高中班主任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引导,还要依靠社会正能量的价值以及家庭的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为高中班主任,重要的是在接受新的班集体之初就要通过谈话、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以及情感需求和家庭成员个性特点、工作情况联络方式等等,形成家校社会共育小档案。同时班主任可以组建班级微信群等方便家校联系的社交平台供家长和学校近距离接触,既能让家长实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各种动态,又让班主任能够及时地将学校的相关政策动向及时发送给家长,获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如班主任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面对班内同学的异彩纷呈,要想尽快梳理每一位同学的成长档案,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情感需求,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度过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班主任首先面向学生发放家校联合卡,让学生将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甚至家长的个性特点填写完成交到班主任手中,由班主任将家校联合卡整理成册,放到家校社会共育档案之中,方便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联络到家长。同时班主任建立家校微信群,让班内每一个同学家长加入到微信群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加上学生家长的个人微信,方便家校进行联络。开学之初班内事务繁杂,班主任既要面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提出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又可通过微信群向家长发送学校相关通知,让家长了解到学校相关政策以及班集体建设目标和要求,并邀请家长积极建言献策。班主任在和学生磨合期间,也可通过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个性特征,为家校社会共育构建和谐班集体奠定基础。而在学生高中生活期间,班主任与家长实时取得联系并及时建立家校联合共育档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创建和谐班集体,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创建和谐班集体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个体的力量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必要的时候,班主任可以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能够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来形成三效合力。学生在高中生活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和谐班集体的创建。为了保证和谐班集体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实现,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请求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势必会有优秀的班级公约,对每一位学生教师都要人尽其才,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特有的班级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的光和热。尤其是在遇到重大节日和学校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班级具体活动,达到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目的。如在七一建党节的时候,班级可以组织以“颂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班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邀请身为党员的父母,还可以邀请社会上具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的老党员,让他们共同参与班会,讲述自己和党的故事。这样的班会荡涤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班级内部深刻塑造了念党恩跟党走的正确的集体舆论,从而形成正确的班级公约。这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方式让班集体更为和谐,家校和社会共育让高中班集体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利于每一个同学的健康成长。
三、与家长共建班内每一个同学的个人成长档案,提升班级整体素质
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是由每一个同学的健康成长组成的。班主任既要根据民主评议组建优秀的班委会,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也要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角落发光发热,让学生能够不断展示自己的才华。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学生能够积极进取。班主任要善于进行师生的情感建设,尊重每一个学生,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状态,为学生能够构建和谐班集体搭建基础。班主任要强化和家长之间的共情,当学生思想动态出现变化的时候,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适时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让学生的青春轨迹留在心间。当学生面临毕业高考的时候,班主任将自己为学生建的个人成长档案,作为送别礼物送给学生。这样的成长档案对学生的终身成长是多么有意义呀!学生在班级学习期间,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并且联合家长进行有效疏导。如班里有个学生因为高中学习非常紧张,学习压力很大,甚至出现了用小刀割破手上皮肤的自残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并邀请心理健康老师对其进行辅导,另一方面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到校和班主任一起与学生进行座谈,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放下包袱,轻松前进。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真情与宽容,对和谐班集体创建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常抓不懈。只有树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意识,班主任才能真正实现家校社会共育,构建和谐班集体。
总之,家校社会联合共育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真正进行家校社会联合共同培育学生,才能铸就和谐高中班集体。
参考文献:
[1]王恒瑾.浅论教师如何通过家校共育优化班级管理[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9.
[2]李生旭、何正花.构建班级“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基本模式探析[J].高考,2019(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