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快速导入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作者: 赫志峰导入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教师运用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形成技能。
一、以旧引新法
有效导入新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前后内容之间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讲授新课时先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达到“以旧引新”的目的。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增添新的成分,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又让新旧知识过度自然,衔接紧密,使学生接触新知识不感到突然。例如,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复习“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等知识,让学生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让学生猜想“比是否也有像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的性质”呢?这样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表演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初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如教学有关“行程问题”时,我首先问学生喜欢看表演节目吗?然后让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讲台两边相对而行,同时引导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们两个所走的方向。当这两名学生相遇后,我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以上具体现象,对“同时”、“相向”等几个概念有了感性认识,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障碍,而且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三、趣味导入法
通过简单的小实验、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逻辑趣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有效。例如,一位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一句话,同学们看了都感到很奇怪:“数学老师今天怎么给我们上语文课了呢?”这时,老师问学生:“你们会不会缩句?”学生马上答道:“天空飘着云。”老师点点头说:“很好,下面再做一道缩句练习。4.8加上5.6的和除以1.3与4的积。”学生一时答不上来,纷纷讨论:“数学也要缩句?这种句子怎么缩呀?”“缩句与列式有什么关系?”正在学生一筹莫展时,老师又问学生:“这句话说的是谁除以谁呀?”学生恍然大悟,很快把句子缩写为“和除以积”,一会儿就列出了算式。
四、铺路导入法
导入情境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和知识能力基础,运用一些浅显的内容作为导入素材,导入新课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铺路导入法,就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将前面的知识点化作一个个铺路石,然后再过渡到新知识的讲解上。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先出示应用题:某班第一天栽树50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20棵,第二天栽了多少棵?两天共栽了多少棵?这样导入由于有了第一问,从而分散了难点,降低了梯度,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识。
五、故事导入法
导入情境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有的放矢。在讲授新课时,结合新课内容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圆”时,我先给学生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为圆周率π所做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高尚情操,然后用简短的复习检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由已知内容带出未知内容,把新知识的学习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紧密相连,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有关圆的知识学习中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