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工奉命赴粤寻朱德历险记

作者: 柯云

1927年9月,秋风萧瑟,枫叶如火。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三湾改编,部队有了新的转机,正向井冈山古城进军,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决定把正在南粤活动的南昌起义部队寻找回来。这个任务十分艰巨,派谁去?毛泽东为这个人选思考了许久,未能锁定,当他一连抽了几支烟后,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人。

那时毛泽东住在茨坪一户农家小院子里,院中有农具、铁锁和石磨等物,他打算以用具为题,出联考考对方,看他的应变能力如何。傍晚时分,毛泽东派警卫员将正准备吃饭的何长工叫到身边。何长工,原名何坤,湖南华容人,曾赴法国勤工俭学,时任一团卫生队党代表。毛泽东对他说:“有一个特殊任务非要你完成不可。”没等他答话,毛泽东又说:“我先出一联,你能应对吗?”何长工说:“请您出吧!我试试看。”毛泽东指着门锁说:“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敌人。”何长工一听,大为震惊,好一副连环妙联,正在为难时,忽然望见石磨,触景生情吟道:“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寥寥15个字,把谷在磨下变成白米的情景展现出来。毛泽东细品奇联,“谷”与“门”字出现4次,均为名词;“磨”与“锁”字亦同样出现4次,但词性不同,“谷磨”的“磨”和后面两个“磨转”的“磨”字均为名词,而“磨谷”的“磨”字则是动词。一口气对出下联,如此工整,实在不易。毛泽东对何长工由衷赞赏并充满了信心,要他立即南下广东寻找南昌起义部队,并一再强调只准成功,不许失败,还问他有难度没有。何长工迎着毛泽东炯炯有神的目光,坚定地回答:“请毛委员放心,这个任务我担当了,即使找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们。”毛泽东点点头,微微一笑。

原来,朱德、贺龙、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军的一部分队伍转战福建、江西,历尽千难万险,最后到达广东。他们为保存革命的火种,采取了许多巧妙办法,以转移敌人的视线。朱德利用军阀范石生这个老同学的关系,暂时将起义队伍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个团,隐蔽下来,暗借自己名字“玉阶”二字之形,改名王楷,担任一个团的团长,驻扎在广东韶关犁铺头的一个小镇里。

小镇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关口,易于退守,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反动派在蒋介石“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的口号指导下,时任省主席的何键奉令大肆捕杀可疑的人员。沿途敌人封锁严密,设有层层关卡,真是森严壁垒鸟难进,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何长工身负重任,胆大心细,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胜利完成这一任务,他先设计了几种方法,可都一一否定了,一时陷入困境。思索之时,突然听到几声猪崽叫喊,他起身观看,原来是一农妇购回一头小猪。他灵机一动,发现当地做小猪生意的人行走方便,次日即化装成贩猪的山民模样。他身着一套破衣裳,脚穿一双旧草鞋,满腿泥巴,肩上挑着竹篮,里面有几只猪娃子,沿途抄小路,翻山越涧,尽量减少敌人的盘问和追捕。他一路上小心翼翼,准备随时应急,行至湖南酃县沔渡时,果然遭遇民团的搜捕。一个自称团长的麻脸大汉喝问:“干什么的?”何长工不慌不急地回答:“贩猪的。”“什么贩猪贩羊的,我看是共匪吧!”“老总你别开玩笑,你看我像吗?”敌人火了,厉声质问道:“姓啥?”何长工漫不经心地答道:“姓何。”“什么河呀溪呀的?”“不是溪河而是省主席的何。”麻脸团长对他扫了一眼,不分青红皂白,气势汹汹地说:“管他活(何)不活(何),杀了他再说。”何长工马上想到何键,沉着应付,急中生智地说:“团长,你杀了我容易办到,可将来有人要你赔何某人的头,那时你就不容易办到了。”没想到这个何姓倒是帮了大忙,麻脸团长竟然误认为此何与彼何有什么瓜葛,即刻狗脸换人脸。问道:“你真是何键的何?”何长工故意摆出架式,见机行事插上一句:“长官,日后用得着何某的话,说一声即是。”麻脸团长大概想到了自己的前途,不仅不敢轻易下毒手,而且还给开了路条。何长工心中暗自好笑,随便一句话竟改变了命运,他靠着这个护身符,一路顺利搭船直抵长沙,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帮助下,乘上军阀见了都“退避三舍,高抬贵手,只查货不查人”的日本轮船到武汉,又找一些熟人筹资,买了当日的英国船票直赴香港,稍事停留后,直奔广州城里,秘密打听义军消息。

此时,正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反动军阀更加疯狂,到处设卡,张贴通缉令抓人杀人,警车昼夜嘶鸣,无数革命者倒在敌人屠刀下,从广州到韶关的铁路也被破坏了,满目狼藉,一遍惨景。何长工装扮成病人,有意从敌营哨兵眼下通过,由于动作逼真,敌人未曾生疑。他还大胆地与一个曾有一面之交的方绅士打上照面,在方绅士开的一家旅馆的客房里暂且躲藏几日,直等铁路修通后,才搭上火车,到韶关。

在那种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寻找南昌起义的部队比登天还难,何况义军巧与敌人周旋,常常改用其他名称,使人真假难辨。何长工像大海捞针一般,直到12月26日,才有点眉目,找到了犁铺头,却不知朱德改了名字,仍然毫无消息。他在此地滞留一天,又继续寻找义军的去向。

第二天,何长工打算休息一下,加上几天未洗澡,决定到韶关的一个澡堂洗澡,孰料,一进去恰遇上范石生部的几个军官正在洗澡。他本想离开,转念又想,也许从中能听到点什么。澡堂人很多,热气蒸发,雾气蒙蒙,谁也看不清谁。那几个军官也没戒备何长工,只听见他们在议论:“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叫朱德,又名朱玉阶,跟我们范军长是老同学,关系很铁。”另一个说:“那是同学时代,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对他要有严密的戒备。”何长工心头一愣:“是不是玉阶改名王楷?”这个无意中获得的消息,使何长工兴奋极了,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总算找到朱德的下落了。他没等洗完澡,便赶回住处打点行装,顾不得天黑路远,立即离开韶关,向西北走去。

犁铺头离韶关40多里路,是一条极其难走的崎岖山路,沿途除了敌人哨卡如林,还有土匪出没无常。

何长工眉头一皱,又来了主意,他利用广东华侨多,且多是大户,军队不敢盘查的情况,将计就计,穿着西装,套上一件黄呢大衣,脚蹬黄皮靴,装成财大气粗的官家子弟。这个办法果真凑效,很快顺利地通过了范石生部队的岗哨。

就在他刚要进入犁铺头时,几个绿林土匪持刀将他围住,见他如此打扮,他们认定是块肥肉,抓住他的衣领,逼问他要卖路钱。可怜何长工除了一身阔打扮,身无半分金银。土匪说:“无钱那就用头祭刀。”眼看他们就要动手,何长工不卑不亢地说:“兄弟不是要钱吗?我家有的是,待我转身一定照付不误。如果你们把我杀了,欠条人命又得不到什么,反而不利。”他的话说服了爱财如命的土匪,得以从虎口脱身。

拂晓时分,何长工到达犁铺头,进入王楷防区时,盘查极为严密。义军不知何长工是红是黑,将他捆绑起来,眼睛蒙上黑巾,解往王楷司令部,当问明情况后,才给何长工松绑。何长工揉了揉酸麻的双臂激动地说:“我是毛委员派来找你们队伍的!”接着,他把毛委员交待的任务和他在途中多次遇险以及意外获得消息找到这里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朱德做了报告,讲得合情合理。

朱德觉得话内没有纰漏,值得相信,在详细了解井冈山区的地形、群众、物产等情况后,朱德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那双浓眉大眼中透露着坚毅的目光,望着何长工消瘦的脸庞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你赶快回井冈山,告诉毛泽东同志,我们正在策动湘南暴动,要把队伍拉大,把根据地搞起来,我负责转答陈毅和贺龙同志。”这天晚上,朱德与何长工谈了很久,非常佩服何长工的机智和胆识。

翌日黎明前夕,何长工带着署名王楷的介绍信,在党的秘密交通联络员的协助下,离开广东,踏上返回井冈山的归程,又历经千辛万苦,行程数日,回到井冈山。毛泽东还没有等何长工开口,就满有把握地迎上前握住何长工的手说:“欢迎你凯旋。”从此,毛泽东对何长工更是信任有加,称他是文武全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