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坚定信仰 对党忠贞

作者: 陈中宁

1985年11月,父亲陈枫回广西参加广西党史座谈会,我陪他到桂林几天。一天,他叫我买一束鲜花,带着我到陈光烈士纪念碑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像陈光同志这样的无数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它。你现在是共产党员又是领导干部(我当时任南宁市政府秘书长),要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要清正廉洁,认真负责,积极工作,这样,才不愧对革命先烈,不愧为革命先辈的后代。”父亲的谆谆教诲我牢记在心。

多年过去,父亲陈枫以及与陈光革命先烈一起工作过的韦纯束、黄绍亮、郭其中等同志给我讲过的关于陈光的许多故事,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永生难忘。

积极负责任劳任怨

陈光,原名陈扬,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在梅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梅县学委书记,领导学生运动。1942年反共高潮中,反动派在广东进行大规模的逮捕与屠杀,许多共产党员与革命进步分子被迫离开,陈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广西工作的。

陈光于1943年来到广西,先后在长安中学及四维中学任教,后在中国共产党直接指导下的《柳州日报》工作。沦陷期间,该报组织抗日自卫队,他任指导员,进行游击战争的活动,并和当时广西地下党融县挺进队取得联系。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到柳州龙城中学教书。陈光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隐蔽自己,另一方面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培养与教育广大的知识青年。1946年春,他与上级党组织接上关系,任柳州特支书记。1946年9月,陈枫按照中共香港分局的指令来桂柳区任特派员时认识陈光。后来陈枫先后任中共桂柳区工委书记、中共广西省城工委书记,陈光一直在陈枫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1947年春,为了完成上级“加强桂东区的开辟工作,以便加速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联系”任务,陈枫调陈光到桂东区任特派员,负责在八步、平乐、怀集一带开展工作。陈枫说,陈光的工作特点就是开展工作最有办法。我们最困难的地方就派他去,他服从组织上的分配没有半点犹豫。

1947年桂林“七月事件”后,桂林地下党损失很大,陈枫又把陈光调到桂林任桂林市临工委书记。在陈光的领导下,桂林市地下党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李福海调回广东后,陈枫委托陈光联系、代管桂北游击队的工作,为了加强与部队交通员的联系,陈光由南站走到北站,又由北站走到南站。他不知疲劳地埋头苦干,长年累月忘我工作。他经常自己撰写文章,起草宣言,看入党申请书,当交通员,送物资给部队,甚至做油印小册子的校对、修改、印刷、装订等,什么都干。凡是和陈光联系过、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和蔼可亲、不骄不躁、不知疲倦的工作者。

陈光生活节俭,艰苦朴素。每次使用组织上的经费时,他常常考虑如何才最节省。每次理发的时候,他都到最便宜的理发店。他的身体很不好,陈枫叫他适当地照顾身体,增强营养,但他仍按照规定的生活费开支。有一次,组织上通知陈光到柳州开会,此时,陈光胃病发作,吃不下饭,身体日渐消瘦,他爱人罗涤玉很担心,他却说这一点病算不了什么,党的工作要紧。陈光常常对罗涤玉说,我们参加革命,加入共产党,为的是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有一次,陈光病了,身体极为虚弱,罗涤玉自作主张买了一些鸡蛋回来,他严肃地批评罗涤玉,说这是违犯纪律的行为,以后不允许这样做。为了这件事,他还向陈枫检讨。陈光住桂林近郊时,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还有计划地进行各种副业生产,如煮盐、做豆腐、养鱼、养鸡、开荒种菜等。

善于宣传教育团结进步青年

陈光同志曾在柳城县太平中心小学当领导,在柳州龙城中学任教。他十分善于从实际出发做思想工作,团结和教育那些既追求进步、向往光明,又思想幼稚的青年人,壮大党的队伍。郭其中(地下党员,后任桂林城工委委员)和苏茵(地下党员)给我讲过他这方面的故事。

郭其中在柳州高中读书时,认识了在龙城中学任教的陈光,柳州高中与龙城中学仅一墙之隔,课余时间郭其中经常到陈光那里,互相交流谈心。郭其中说,陈光当年是个二十八九的小伙子,中等身材,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蕴藏着机灵和智慧。他平日经常穿件半新的蓝布长衫,文质彬彬,沉默寡言,给人的印象是个十足的教书先生模样。对郭其中请教的时事政治问题,陈光的分析解答总是那么精辟。陈光还向郭其中了解柳州高中教师和学生的情况,鼓励、指导郭其中把一些对现实不满、要求进步的同学组织起来,在他们中间传阅进步书刊,开展读书和时事政治讨论,并以进步同学为骨干,积极争取中间层,掌握学生自治会,利用一切公开的、合法的组织和手段,如出版刊物、壁报,组织话剧团、歌咏队,演出进步戏剧,唱进步歌曲等,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内战阴谋,孤立和打击反动分子和特务。在陈光的指导下,郭其中在柳州高中依靠进步同学开展了一些活动,使该校民主气氛浓厚,成为柳州市学生运动的堡垒。

苏茵给我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次,陈光同志与一些进步青年一起谈心时,有人说:“这里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前途,我们很想远走高飞,但又不知道飞向哪里。”陈光语重心长地说:“一个热爱光明的人,应该在黑暗的地方举起火把来创造光明,而不应该只想着去光明的地方享受光明。如果大家都只想享受光明,那黑暗的地方不是永远黑暗吗?你们想想,这道理对不对?”这像诗一般的精辟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把在座的青年人说服了,大家表示要下决心在黑暗中继续战斗下去。苏茵说,陈光就是这样,在那侃侃而谈中,道理像春雨似的一点一滴洒落在你的心田上,使你苏醒、奋进,使你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怎么也忘却不了。

革命警惕性高爱护同志保卫党

1948年春,韦纯束从柳州到桂林,在桂林市临工委书记陈光领导下工作。他们虽然相处仅短短一年多时间,但陈光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秘密工作条例》、警惕性高、爱护同志保卫党的崇高品德,令韦纯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韦纯束给我讲过这样三则小故事。

在相处的日子里,陈光常对韦纯束说:“老韦呀!搞我们这行工作,是不能有半点疏忽的,稍有不慎,就会给党的工作造成损失,给同志们带来无谓的牺牲。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一次,有份文件明明已经从一个联络点传到另一个联络点了,却遗落在地上。如果是一个大意的人,很可能拾起来就算了,可是陈光的敌情观念很强,他分析这份文件很可能已被敌人所截取,是敌人故意送回来麻痹我们的。于是陈光立即决定撤销这个联络点,并要求联络点的同志搬家,避免一次可能遭到的破坏。

又有一次,陈光要韦纯束去电影院和一位同志接头,陈光向他仔细介绍了这位同志的衣着和联络暗号。可是一直等到电影散场,仍不见人,韦纯束仔细一看,原来是跑错了地方,才又急忙跑到指定地点,与那位同志接上头。陈光又一次找韦纯束促膝谈心,还介绍了一本书给他看,让他从中受到启发,克服工作中的粗枝大叶现象。

还有一次,韦纯束拿了一把葵扇,穿着一件旧线衣,就跑到陈光的住处。陈光一看这身打扮,对韦纯束进行了一次提高革命警惕性的教育,说:“我是一个有钱的‘陈老板’,与‘贫民’接近,岂不是容易暴露身份?以后一定要注意,来我这里要穿与身份相称的衣服。”

对党忠贞英勇就义

1949年10月5日,陈光到象鼻山边的农场找工作人员黄廷流,想取回放在那里的自行车。陈光不知道在他赴柳州期间,黄廷流已被捕且叛变出卖了他……陈光一出门,特务就用枪指着强迫他跟着走。此时,陈光还怕黄廷流被牵连受害,故意说“我还有单车未拿”,说着就往回跑,用意在让黄廷流知悉逃跑。特务朝他开枪,他就这样被捕了。在狱中,陈光被严刑拷打,遍体鳞伤,但他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坚强不屈。敌人没有从他口中得到任何信息,破坏桂林地下党的企图也全部落空。

此时,陈枫正在香港向中共华南分局汇报工作,10月10日返抵柳州后,听到陈光被捕的不幸消息,他非常难过,马上给中共桂林城工委副书记黄绍亮发电报:“家私缓搬,速来柳谈经营。”请黄绍亮到柳州共商对策。出于对陈光的信赖,陈枫相信陈光这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能够经得起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会出卖组织、出卖同志,毅然决定:桂林市的党组织坚持斗争,不必撤退;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加紧护城迎军和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全力以赴营救陈光,必要时调动桂北游击队进城营救。后来因无法探明敌人关押陈光的具体地点,武装营救计划未能实现,当党正积极通过其他渠道营救时,11月11日,传来了陈光英勇就义的噩耗。陈光同志用鲜血和年轻的生命(牺牲时仅31岁),保卫了桂林地下党和爱国人士的安全。

陈光同志为革命鞠躬尽瘁、英勇奋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的高风亮节、优秀品德和优良作风将流芳百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