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作者: 郑学富
“英雄千万个,花开千万朵,头名状元选的是哪个?工人选了谁呀?选的赵占魁呀。农民选了谁?选的吴满有。学那英雄生产更加油。再呀再加油呀,再呀再加油呀。咱们的边区真呀真正美,咳!真呀真正美!”这首脍炙人口的大秧歌《赶骡马会》插曲《边区好地方》由贺敬之作词,描写的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推选、学习劳动英雄的情景。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也称“群英会”)在延安举行。这届群英会影响深远,极大推动了陕甘宁边区以及各解放区劳模(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
大生产运动涌现一大批劳动模范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同期,国民党也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反共摩擦加剧。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提出“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口号。在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大力推动下,边区的生产运动很快开展起来并取得成效。
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之华北等地连年遭受自然灾荒,整个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极大困难,军队供给濒于断绝,陷入没粮吃、没衣穿、没被盖、没经费的困境。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号召解放区全体军民切实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掀起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并广泛开展向劳动英雄学习的生产竞赛运动。
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不仅制定政策,正确领导机关、学校的生产运动,主要领导人还以身作则,躬行践履,与人民群众一起艰苦奋斗。毛泽东于百忙中抽出时间,在杨家岭自己住的窑洞下面的山坡边开了一块地,种植蔬菜。年近花甲的朱德总司令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不仅成了大生产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而且也是生产劳动的模范。中央书记处的其他领导成员也都亲自动手开荒种地,边区政府的各主要领导人经常深入基层,既指导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又身体力行,参加生产劳动。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专门定有个人生产节约计划,贴在边区政府机关墙报上,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检查自己的落实情况。中共中央和各级领导干部在生产劳动中的模范行动,给广大军民树立了榜样,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信心。
1943年初,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劳动英雄不断涌现,工厂中涌现了赵占魁、农村中涌现了吴满有、合作社涌现了刘建章、机关中涌现了黄立德等著名的劳动典型,同时也涌现出不少领导生产建设成绩卓著的优秀干部。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群众中宣传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组织群众搞好生产运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推广劳模的先进经验和事迹,1942年底到1943年初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表彰奖励了成绩卓著而又克己奉公、在群众中有威望的王震、习仲勋、黄静波、王世泰、马文瑞等22名领导干部,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他们每个人题词;给予三五九旅,延安县委、县政府及延安县南区合作社3个单位以团体奖励。1942年7月,朱德特邀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4位老人同游南泥湾,作《游南泥湾》诗一首赞颂大生产运动:“……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
1943年2月9日,边区政府发布《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调查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予以奖励的命令》,要求各地区选拔推荐历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英雄,并予以奖励。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于年内召开劳动英雄、模范生产者代表大会及生产展览会。10月,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及其代表的选举办法》,规定各分区由专员公署召开本单位的群英会,表彰奖励劳动英雄,推选出参加边区群英会的代表;制定了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劳动英雄必须从农村、工厂、合作社、部队、机关和学校一线生产者中选出,模范生产工作者从直接管理生产的干部中选出;规定出席边区大会的代表名额为150名至200名,并具体分配到延属、陇东、三边、绥德、关中等分区和中直、军直、边区系统,其中第十一条特别提出“凡移难民多的区域,应注意选举移难民中之劳动英雄。转变最好的‘二流子’,亦得被选为劳动英雄”;要求各分区、单位在11月10日前将出席全边区群英会的代表选出,并将代表的事迹等信息报边区政府审核。
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对各地区推选出来的劳动英雄展开大张旗鼓地宣传,开辟专栏连续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他们的肖像也出现在《解放日报》的头版,有的画像还与毛泽东、朱德及其他边区政府领导人的肖像一起挂在美术馆、民众馆、边区政府的会议室等各种公共场所里。延安的文艺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歌颂、宣传他们的事迹。如艾青写有长诗《吴满有》和《欢迎三位劳动英雄》,诗中写道:“你们的工作勤劳,你们的成绩呱呱叫;你们的事情人人在说,你们的名字报上发表。”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南泥湾》唱响边区。
劳动模范的肖像挂上大会主席台
1943年11月26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延安宝塔山下的会场红缨枪林立,五颜六色的旗帜在阳光下迎风招展。劳动模范一个个戴着大红花,在进入会场的沿途中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锣鼓喧天、掌声雷动。
1943年11月27日的《解放日报》报道称,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规模宏大,筹备历时3个月。主席台前排列着吴满有、申长林、黄立德、李位、冯云鹏、张振财、刘玉厚、赵占魁、郭凤英、张芝兰、贺保元等劳动英雄的肖像,这些肖像闪烁着劳动的光辉,召唤人民向劳动模范学习,可见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边区政府对劳动模范的重视和尊重。
会上,林伯渠发表演说。他说,像这样盛大的劳动英雄与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和生产展览会,在全边区、全中国都是空前的。在这样一个战争环境又是比较穷困的地区,人民和军队今年居然能做到丰衣足食,这是边区人民和八路军伟大力量的表现。他特别指出,边区生产运动的大规模性、群众性,其领导的组织性,及生产方式由分散劳动走向互助劳动方向,公私兼顾、军民合作等特点,贯穿这一切特点中的就是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发扬及群众劳动英雄的涌现。旧时代过去了,现在是创造新时代的时候,这个新时代的创造者就是劳动英雄以及成百万的边区革命人民。林伯渠宣布,次年(1944年)全边区要达到耕三余一,为进一步实现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而努力。
朱德发表了讲话。他强调,不要认为丰衣足食了,就松懈下来,要知道我们生产不单是为了吃穿,而且是为了援助前方,为了抗战建国;要实行节省,朴素勤俭,才能起家;要把发展生产和保卫边区结合起来,边区老百姓不但要学会生产,而且要学会打敌人,学会安地雷、投手榴弹,个个成为神枪手;要改进饲养牲畜的方法,减少牲畜的死亡率。
续范亭的讲话非常生动有趣。他追述自己在中山陵前忧国自杀的沉痛事件后,以充满乐观的口吻说:“自从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中国就有办法了,中国就不会亡了。”讲到此时,全场掌声雷动。他又提及以前听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诬蔑,把共产党人描写成为“三头六臂的怪物”,幽默地驳斥道:“是的,共产党人是有‘三头六臂’的,‘三头’就是‘枪头’‘锄头’和‘笔头’;‘六臂’就是两双手能打仗,两双手能生产,另外两双手能写文章、能学习、能抓汉奸特务分子。这样的‘三头六臂’,对老百姓是好的。”(《解放日报》1943年11月27日)
生产展览会上展出全边区军民用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从总展到分展共有6596件展品,还有1987张表现生产过程的生动照片及图表。
把群众组织起来就会“无敌于天下”
194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招待会,招待出席陕甘宁边区群英会的全体代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出席。这次活动把群英会推上了高潮。当日下午2时,在喧天的锣鼓唢呐声和此起彼伏的口号声、鼓掌声、歌声中,劳动模范步入大礼堂。毛泽东微笑着与他们亲切握手,询问他们的生产劳动情况。
李富春主持招待会。首先由吴满有、赵占魁、黄立德、刘玉厚、张振财、冯云鹏、贺保元等代表献锦旗。王震代表劳动英雄献词,他用新旧对比的叙事方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无限热爱的朴素感情:“我们好几辈子了,从没有人能给我们指出一条路:这条路,就是要穷人翻身,要耕地的、喂猪的、纺花的当英雄,劳动的果实归自己享受,你带着我们走上光明幸福的道路,这是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道路!……我们亲身体验到你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以后我们更要用一切力量来动员组织生产,发动革命竞赛,保证任务的完成。……毛主席,你像一盏明灯发出亮来,在前面给我们指点着路,我们就永远跟你走。我们是够幸福了!我们的后代还要更幸福,革命一定要大大的胜利……”(《解放日报》1943年12月3日)
毛泽东在会上作《组织起来》的讲话(后收入《毛泽东选集》),深刻论述了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的重大意义作用、对象范围、根本方法和作风保障,这些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讲话指出: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我们有八路军、新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我们有了这两支军队,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他还提出,密切联系群众是一个根本的方法。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共产党员要主动走进群众,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他指出,无论在哪一个抗日根据地的地方工作中,都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有一部分缺乏群众观点因而脱离群众的人,必须坚决地克服这种作风,才能和群众亲密地结合起来。他指出,军阀主义作风是国民党军队脱离群众的表现,我们军队必须在军民、军政、军党、官兵、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干部等相互关系上坚持官长必须爱护士兵,军队必须爱护人民,军队必须尊重政府、尊重党等正确原则。毛泽东勉励大家,希望他们不要自满。
毛泽东的讲话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每讲到一个问题,如变工队、合作社、运输队、手工业及怎样克服官僚主义倾向与军阀主义倾向,均列举具体事例,得到大家的点头称赞。坐在刘玉厚旁边的一位劳动英雄说:“他讲的话咱们全解下(陕北方言,“明白”的意思),都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嘛!”刘玉厚向他说:“毛主席就是咱们老百姓中间出来的!”吴满有代表劳动英雄致词,他说:“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大家都痛快,毛主席的号召哪一样不好呢?札工队、变工队,丰衣足食,讲得真详细,实在好,实在对,因此咱们也就一条一条的统统相信!回去以后,一定把变工队、札工队组织好,今年咱们增加了16万石细粮,明年要增加32万石细粮!我们不但要积极生产,而且要把自卫军训练好,学会投手榴弹、安地雷,男女老幼一条心,保卫我们的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全边区。”吴满有的发言,博得全场热烈欢呼,劳动英雄互相谈论说:“老吴讲得对着呢!”“要学习吴满有!”“把变工队、札工队统统组织起来!”
会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请劳动模范会餐,席间,大家畅所欲言,谈对毛主席讲话的感想。田二鸿说:“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咱明年一定把劳动互助搞得更好,咱村今年打了167石细粮,比去年增加了57石,明年要增加一倍。”申长林说:“回去一定要好好组织,不然真对不起毛主席这番心意,你看毛主席对待咱们,比父亲对待儿子还好。”柳林区的区长尹登高听了毛主席讲话后,逢人便说:“讲的满是实际问题,变工队、合作社哪一条都没空话,从前那些什么‘球’官儿,连变工队解也解不下呢!”从这些质朴的语言可以看出,感谢毛主席、感谢中国共产党,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声音。毛泽东的这番讲话,极大地鼓舞了英模的劳动生产热情,他们纷纷表示,用实际行动来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第二年的生产运动中,创造出更惊人的业绩,向党和毛主席汇报。(《解放日报》194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