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作者: 程璐 常洁

“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旅游发展的新机遇0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区域内各类雄伟壮丽的山川湖泊,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一带一路”倡议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新疆作为连接中亚各国和欧洲的咽喉要塞,正处在“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基于此,其潜力巨大的旅游产业必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当地政府给予了旅游业高度重视,甚至将其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非常机遇,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一机遇,将庞大的旅游资源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就成为一项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重点研究这一背景下的新疆旅游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旅游被注入新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新疆旅游业发展被注入新活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在交通方面,《自治区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旅游兴疆战略,要求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促使更多游客可以更便捷地抵达和游览新疆。同时,相关部门通过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机制建设,深化市场推广与旅游线路开发,也给新疆旅游业的国际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如减免景区门票、提供旅游补贴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游客的游览成本,提升旅游体验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新疆旅游,诸多政策红利奠定了新疆旅游发展的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和资源共享。在此背景下,新疆积极参与和周围省市、地区的跨区域旅游合作(具体见表1)。通过联合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等,使新疆旅游资源实现更广泛地传播与应用。在这之中,通过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新疆旅游产品得以拓展到更广泛的目标群体,在实现市场共享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提升品牌影响力。另外,区域合作还能使新疆借鉴并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发展模式,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创新改进,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当地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给新疆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使其可以更全面地探索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等新兴模式,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近几年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共录入项目559个,已签约项目20个,已落地项目86个,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历史内涵,将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文旅产品,有利于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与满意度。在体旅融合方面新疆通过不懈努力荣获多项精品旅游项目(具体见表2),新疆借助民族体育资源,举办体育赛事与健身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体验,有利于在促进当地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扩大新疆旅游范围。

“一带一路”倡议给新疆旅游业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机遇。随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日渐频繁,越来越多国际游客将目光投放在了多彩且神秘的新疆。对此,新疆通过加强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旅游合作与交流,开展联合宣传推广活动,更有利于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比如,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放推广,打造跨国精品旅游产品,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新疆旅游的国际市场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旅游发展战略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航空运输方面,可扩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增加国际航班航线,加大与中亚、西亚等周边国家与地区的航空联系力度,建立连接欧亚大陆的空中交通枢纽。同时,新建或改建一批支线机场,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比如针对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伊犁、喀纳斯等地建设相关机场设施,便于旅客迅速抵达。公路运输方面,重点加大高速公路网建设,形成连接核心旅游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提升道路通行率。另外,全面升级改造去往景区的道路,尤其是一些热门景区,应先解决基本的交通问题,保障游客可以顺利进出。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旅游,还需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建设乡村旅游公路,使更多城市游客可以更好地体验乡村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铁路运输方面,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铁路合作项目,加快新疆和周围省市,甚至与欧洲之间的铁路联系,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铁路网,实现和周围区域的快速通达。或根据新疆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专项旅游列车线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餐饮住宿方面,应在旅游城市和热点景区规划布局一些高品质的酒店项目,引入知名酒店管理品牌负责运营,以提升住宿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重点鼓励发展家庭旅馆、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满足不同层次的住宿需求。同时,举办美食节庆活动,加大新疆美食文化推广,打造出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品牌。厕所与环卫设施方面,应基于国家标准加大旅游厕所改革力度,新建或改造升级一批旅游厕所设施,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规范,提升游客的使用体验和舒适度。同时,加强景区内部与沿线道路的环卫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服务,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多层次跨国旅游合作机制,具体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沿线国家与地区建立多层次的跨国旅游合作机制。政府层面,应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明确各自在旅游资源开发、市场监管、游客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职责;设置旅游合作工作组,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协商解决旅游合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签证便利化合作,简化游客出入境手续,延长停留期限,提升签证办理效率等。行业组织层面,鼓励当地旅游行业协会、景区管理机构等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旅游行业标准、推广旅游市场。企业层面,鼓励当地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和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合资合作,实现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赢;建立共享旅游产业链。为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旅游发展形势,新疆还需积极融入区域旅游产业链中,和沿线国家与地区共同建设共享型旅游产业链。对于资源开发,可以联合周边国家打造出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与线路,通过彼此之间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建立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对于产品设计,针对不同客源市场需求推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比如针对年轻人推出户外、探险类的旅游产品;针对老年人推出养生、休闲的旅游产品。对于市场拓展,可通过联合宣传、共同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文化展览等形式,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挖掘和传承丝路文化,打造新疆旅游新名片。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拥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进行旅游资源推广时应重点对其丝路文化进行挖掘,并融入旅游产品和项目中,形成新的文旅品牌。具体可以举办文化节活动,如非遗表演、文物展览、经贸交流等,全面展现新疆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成果与历史地位,在提升新疆自身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实现对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根据当地地理特征与历史背景,开发出围绕丝绸之路的旅游产品,如重走丝绸之路自驾游、徒步旅行等,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丝路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宣扬多民族文化。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在旅游发展中充分展现这一特色,可以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如举办“新疆民族文化节”,邀请各民族的艺术家与手工艺人前来展示表演,使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新疆独特的舞蹈、音乐、美食、手工艺等。或结合当地著名的遗址、寺庙等,引导游客通过参观,了解当地特色的宗教文化等,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建立多元的旅游体系。新疆风光壮美、自然资源丰富,如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这为多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实际推广时,可以根据新疆各地的自然风貌与资源特征规划精品线路,将草原戈壁、山川湖泊等包含进去。比如推出“天山探秘之旅”,使游客沿着天山山脉一路游览,欣赏沿途的雪峰、冰川、草原、森林等风光。或在沙漠地区开展沙漠探险与露营活动;在草原开展骑马、放牧等民俗活动,使游客充分体验新疆丰富的自然风光。

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促进新疆智慧旅游发展,增强游客体验感。该平台应将景区介绍、线路导航、旅游信息查询、导游服务、在线预订、互动交流等功能融为一体,在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的同时,增强对新疆旅游的认知度与好感度。对于平台设计,应重点突出新疆当地特色与文化内涵。比如设置“新疆风光”专栏,借助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新疆自然美景;设置“民族文化”板块,重点介绍新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渊源、风俗习惯等。此外,平台还应提供多语种服务,便于国际游客使用;引入数智化技术,创新旅游服务。即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游客兴趣偏好、出行需求等展开分析、预测,由此推荐适合的旅游服务与产品。比如可以开发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推荐系统,依照游客过往游览数据与实时行为,为其推荐适合的旅游线路、景区景点、餐饮住宿等,在满足游客游览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新疆旅游宣传;加强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应加快旅游信息网络建设优化,确保游客能随时获取到全面准确的旅游信息;促进智慧导游系统、智慧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旅游服务。同时,与旅游酒店、餐饮企业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智能化的服务系统,以提升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借助数智化技术展开旅游市场监管。具体应建立完善的数智化监控体系,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旅游市场展开实时监测与分析,通过采集和分析游客行为数据、旅游企业经营数据等,及时找出并解决旅游市场中的各项问题,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同时借助智能监控系统对景区的车流、人流等进行实时监控,与当地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合作,及时找出安全隐患。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大新疆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深入探讨,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疆在旅游发展上的巨大潜力与市场优势,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开始面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资源整合逐步落实等机遇。对此,为更好地抓住机遇,当地还需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推广特色旅游资源、加快智慧旅游发展,更好地助力新疆旅游业建设。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