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市域样板

作者: 崔浩

打造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市域样板0

中华文明延绵5000年,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优秀传统文化。陕西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黄帝陵,还是周礼、秦制、汉习、唐风等都是厚重的陕西给中华文明的最高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人文瑰宝,使得灿烂的中华文明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其中,作为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红色革命文物,在当前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构建红色文物保护利用体系。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色文物的意义及价值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因此,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研究既是落实关于“加强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研究”重要指示精神,又是落实好关于对“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20世纪30年代初,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在陕甘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其中,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点燃了西北革命的星星之火,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为后来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为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过程中,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孕育形成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的伟大照金精神,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并且写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批精神谱系。因此,从历史意义讲,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研究十分必要。

从革命根据地现实维度上看,近年来,党员干部中存在不少讲“物质”不讲“精神”的情况,从而丧失了党员干部应有的理想信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革命文物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尤其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服务宗旨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照金地区存有大量的革命旧址、遗迹,在当地政府的积极保护和利用下,革命旧址不断得以修缮,使得革命文物在新时代发挥出新的“革命精神”。近年来,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发挥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现实角度讲,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革命根据地空间维度上看,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黄河文明和渭河文明的重要地域,身处子午岭山脉南段,是十三朝古都西安与革命圣地延安的过渡地带。延西高速、包茂高速、菏宝高速从此经过,向南70公里到达西安,向北200多公里到达延安,区位优势明显。周边地区有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栏革命旧址、淳化爷台山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汉、唐帝王陵等历史资源;市内有药王山、玉华宫、大香山和一圣四杰等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人。加之周边分布着众多高校,每年研学活动和思政课教育需求较多,这些都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增添了意义和价值。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保护现状

陕西省文物局于2020年启动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2022年10月31日,经陕西省文物局公布陕西省革命文物名录,全省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24处(1310个点)、可移动革命文物41226件(套)、76家革命纪念馆。其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周边共有2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9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1家革命纪念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4处。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分类。一是照金苏区时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薛家寨革命旧址、陈家坡会议旧址、红军兵营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杨柳坪地母庙遗址、中共陕甘边特别委员会成立地遗址(兔儿梁)、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地遗址、马鞍岭烈士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新淳耀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不可移动文物1处;中共陕西省委留守处驻地旧址、北梁会议遗址、亭子沟贸易集市、坟滩战斗遗址等17处革命旧址尚未定级。

其他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处,陈炉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解放战争时期2处,军台岭战斗旧址、耀州烈士陵园。

历史名人与“一五”建设时期。井勿幕故居、郭秀明故居及墓、路德才故居及墓、方巷口张仲良故居;王石凹煤炭工业遗址。

近年来,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不断挖掘其自身价值的同时,保护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21年10月14日,铜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地方性保护法规。2022年12月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共同构建起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围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编制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安防工程、薛家寨旧址展陈设计方案等。在各个革命旧址分别栽设了标志碑、标识碑、标识牌等,在杨柳坪、中共陕西省委留守处等7处革命旧址栽设了监控设施。

采用数字采集保护技术,对照金纪念馆展陈文物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将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数字高清图像便于永久保存。利用“互联网+文物”开展“党史故事微党课”等线上宣讲,推送照金丰碑人物、革命历史故事等网络信息百余篇。依托红色资源创编大型交响情景组歌《红色照金》、音乐类艺术作品《红军灯》,举办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主题书画展、摄影展,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专项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照金。积极开发革命文物主题游,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研学游、乡村振兴等相结合,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保护利用路径探析

目前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体系基础较好,延安、井冈山、遵义、上海等地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较早,加之这些地方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进行红色研学活动,使得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开展和专家学者对于陕甘边革命史的深入研究,出现陕甘边研学热的情况,这就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提升地域文博品牌。陕甘边照金地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薛家寨革命旧址、陈家坡会议旧址、红军兵营旧址,是近些年照金地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最大成果。加上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构成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博金招牌。

加大对旧址的保护力度,红军兵营,作为陕西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区,未作为红军兵营之前已经形成了天然洞穴,近些年风化严重,薛家寨四个寨洞也有此类情况存在。这就要加大对重点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力度。对于其他旧址和文物保护争取多方经费支持,形成多点联动,提升自身品牌。

加大对旧址周边的开发力度,薛家寨地理地貌特殊,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渭北地区重峦叠嶂的山海景观,还拥有薛刚反唐等历史典故。红军兵营是照金地区最容易被忽略的打卡之地,作为国家丹霞地质公园一部分,宣传不够,路标较少,如能开发可与中国其他著名洞穴相比肩。

处理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因受国家林业部门和文物部门有关规定要求,趋于保护为主的硬性条件,可以积极争取与相关部门对接,在不影响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探索新时代文物保护和利用路径,从而更大发挥出文物自身价值,使其价值最大化。

深挖细研,加大开发,拓宽文物利用途径,照金地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杨柳坪地母庙遗址、中共陕甘边特别委员会成立地遗址(兔儿梁)、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地遗址、马鞍岭烈士墓。其中,杨柳平地母庙遗址和中共陕甘边特委成立地遗址,在陕甘边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加之沿途野生植被较多,如连翘、紫荆、山桃等,仿佛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因此,杨柳平地母庙遗址可以与照金地区其他旧址形成互补,成为又一名片。

当时陕西省委遭到破坏的重要关头,陕甘边革命除了红二十六军党委领导以外,中共陕甘边特委成立则肩负起了领导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重要使命,从而力挽狂澜成功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展陈内容可着重突出党的领导。今天的中共陕甘边特委成立地旧址,距离县级道路3公里左右,沿途已经设置标识,可以在半路再设置一些运粮独轮车、挑水扁担等农用设施,力争把中共陕甘边特委遗址打造成磨砺革命意志为主题的革命旧址。

除了以上旧址外,照金周边还有几十处革命旧址,应继续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和革命文物征集力度。具有可开发性的有亭子沟贸易集市旧址,当年作为照金地区贸易集市为老百姓生活提供了方便,加上这里山涧沟谷、嶙峋乱石、溪流草木别具一格。可与现在周边的“溪山胜境”景区(溪山行旅图原景地)、秀房河营地加强联动,多开展写生、户外山地、创意展等活动,形成集市+营地+生态的多功能区,从而在保护中拓宽文物利用价值。

守正创新研学赋能让革命文物“活起来”。陕西“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文旅融合万亿级”。前文提到照金地区具有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如能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融合联动性,实行“文物+”模式,定能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用好照金文物招牌。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现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薛家寨革命旧址、陈家坡会议旧址等具有一定规模性。但是,和全国其他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比较,从文物开发利用和保有量上都有差距。这就要求突出特色,弥补不足。以“照金精神”全国巡展为契机,加大对革命旧址+丹霞地貌特征宣传,可以形成1+1大于2的效果,打响“照金”品牌。同时,邀请全国知名文创设计团队,对照金革命旧址和文物进行文创设计,从而持续扩大影响力。

每年来照金参观学习的游客和学生络绎不绝,抓住研学热的势头,依托照金作为早期西北少有的“军械所”和红二十六军成立地的军事优势,建立专业“军博馆”,办好“照金”研学品牌。打造高质量红色教育产品集群和线路,比如照金+药王文化的单日研学、照金+富平+马栏的双日研学、照金+延安的多日研学,从而丰富研学体系,使得革命文物在照金充分发挥其价值。

提升“照金”服务功能,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保护、管理、运用红色文物。强化旧址文物保护和红色文旅服务功能,加大对革命旧址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完善红色研学配套设施。使得陕甘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即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又是推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真正做到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作者单位:中共铜川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