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运用

作者: 孙嘉意

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运用0

文化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兴盛,文化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作为面向大众的重要文化载体,大众对其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建立高质量且能彰显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必须担负起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

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作用与应用

首先,地域文化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关系。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无论是博物馆、美术馆还是纪念馆,实际上都承载着弘扬文化的使命。越来越多的文化展馆面向大众开放,在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这些展馆也承载着对社会普及知识的责任。虽然在展览主题、展示手段上各有不同,但不同地域的展馆都要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弘扬地方文化特色,还是展现博物馆特有的文化魅力。如果说地域发展承载了社会发展变迁的步伐,那么博物馆则承担了传承地域历史的重要责任。

其次,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欧洲作为博物馆的发源地,博物馆文化早已深入每一个城镇的建设,早已渗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拥有较完善且丰富的博物馆建设体系。同时,欧洲国家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绵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宗教、语言、文化,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欧洲有许多博物馆在提升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独特性的同时,推广地域文化,展示地方特色,从而实现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有效地使用地域文化。而同样有着不同历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国,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已经意识到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的重要性,并开始不断推动文化展馆的建设,但当下大多数展馆都只是把堆积的地方文物、历史这些繁琐而枯燥的东西应用于其中,当展馆面对更多外来人群时,有许多设计不能在文化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由于无法凸显博物馆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因而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所以如何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有效引用地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展陈设计的形式和手段相结合,将独有的地域特色展示给大众,使乏味的展馆因各具特色的展示主题而焕发生机成为当下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分析

中国苏州博物馆。作为历史名城,中国苏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苏州文化是吴地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就是依水而居、傍水而生的城市。苏州因气候温和、物产丰饶而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之后自然会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苏州的服饰、工艺品都以精美著称,而港口水运的发达也为苏州的贸易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经贸发达了,文人雅士、迁客骚人也跟着汇聚于此,于是苏州才子、贤士辈出,苏州文化也有了突出特点——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各种文化思想互相碰撞。

到了近现代,苏州还孕育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设计师——贝聿铭。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影响了他的设计理念。2001年应苏州政府之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贝聿铭,结合山水花鸟画中的“写意”和“留白”手法,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的建筑风格融入现代极简的建筑风格中。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四四方方、温润含蓄,不仅与拙政园、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交相辉映,还将苏州人温润如玉的性格特质展露无遗。苏州博物馆发展到现在,外观设计依然时尚前卫。简洁的配色搭配新颖的建材,稳重的造型又不失人文气息,新颖多元、生机勃勃,彰显了苏州人的文化价值取向。

苏州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上也非常用心。例如,在书画展示方面苏州博物馆准备了大型展柜,以纵向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长幅挂画;为小展柜准备了横向延伸、手握长卷的倾斜小展架。除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外,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其中有可以上下打开的柜门、可以左右平移的平行展台、可以自动升降的环壁挂画。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摆放或取出文物时有充足的空间,又避免了磕碰破坏文物的情况发生。在展览内容方面苏州博物馆也深入挖掘了苏州的地域文化。例如,第一个展现苏州地区通史的“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馆”,再现了苏州东南重郡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姑苏繁华”景象;“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讲述了从宋元至今的苏作工艺,将苏州工艺的细腻、飘逸、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州博物馆将新旧融合的苏州整体风貌巧妙地融入了馆型、展馆、展柜等硬件配置中。同时,还精心构思,摒弃了传统博物馆按照地方通史的时间顺序陈列的方式,将文物按用途、题材、场景、互动等进行分类,在传递苏州本土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

法国奥赛博物馆。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是法国众多历史事件的重要发生地,有许多历史遗迹反映了法国政治和社会变革。同时,巴黎还是世界艺术和文化的重要中心,拥有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剧院、音乐厅和艺术画廊。漫长的岁月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和文化中心。因此,巴黎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融合了法国各地和国际文化的元素。这些来自不同宗教、民族、时代、领域的元素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地域文化。

巴黎奥赛博物馆(Muséed'Orsay)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上著名的美术馆之一,主要收藏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欧洲绘画、雕塑、摄影和装饰艺术作品。它原是一座火车站(奥赛火车站),代表了19世纪末工业革命和铁路交通的兴起,后来由建筑师维克多·拉卢(Victor Laloux)将其改建为博物馆。这座建筑的钟楼还是巴黎市中心的标志之一。巴黎奥赛博物馆主要致力于展示欧洲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艺术作品,因此它主要体现的是欧洲的艺术文化,而不是特定的地域文化。

油画展区的设计和整体布局常常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主题或者艺术派别来排列,旨在帮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感受不同艺术流派的演进和变迁。例如,博物馆不仅设有特定区域来展览印象派与新印象派的画作,还有其他地方专门展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不同学派的艺术品。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明确的标志,描述了该作品的名字、创作人、年代及风格。除了油画作品在展览中的展示外,这个展览还通过各种艺术创作和历史文献资料展现出当时所处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环境,从而帮助游客对作品背后的文化、核心思想和独特艺术风格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类展厅不可能使用太繁复的设计来吸引游客的目光,但其展览区的设计往往与展览时代的艺术表现相协调。例如,展览处可能会运用某些特定的装饰元素,如壁纸、家具或灯光来重新营造当时的氛围。这不仅让游客体验到时空倒流的感觉,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巴黎独特的文化氛围。

博物馆一楼的大厅还放置了许多重要的雕塑收藏。这些雕塑作品代表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法国和欧洲雕塑的独特风格。这些雕塑作品通常按照主题、流派或艺术家进行组织,放置在空间相对开放的大厅,和这座同样建造于19世纪末的建筑形成时间上的呼应。建筑内部的装饰和设计也与装饰艺术运动相呼应,体现了19世纪末的地域文化和艺术审美。

巴黎奥赛博物馆通过展览和展陈设计向参观者展示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法国和欧洲的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展品和建筑本身都体现了法国和欧洲在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观。

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首府,也是意大利最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地域文化根植于当地的历史和艺术传统。在15世纪,佛罗伦萨崛起为文化中心,众多著名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和学者,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但丁和彼特拉克等都与佛罗伦萨有关。这些人在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这座城市也因丰富的艺术收藏而闻名,其中乌菲兹美术馆就是欣赏佛罗伦萨艺术藏品的重要场所。

乌菲兹美术馆的建筑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师乔尔金·维尼奥拉(Giorgio Vasari)设计和建造的。最初,这座建筑用作政府办公楼和法庭。建筑的名称“Uffizi”意为“办公室”。随着时间的推移,乌菲兹美术馆的用途发生了变化,从政府办公楼变成一座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展示了大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乌菲兹美术馆的建筑风格也典型地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它采用了经典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元素,如方形平面、拱门、壁柱、壁画等。建筑的内部装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乌菲兹美术馆的内墙上装饰着壁画,这些壁画是由乔尔金·维尼奥拉及其学徒绘制的,描绘了佛罗伦萨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艺术家对古典艺术和历史的热情。如果说乌菲兹美术馆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饰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价值观,那内部的壁画则反映了佛罗伦萨的历史和文化。因此,这个美术馆在建筑和艺术上都承载着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且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与美术馆内的艺术品相得益彰。

乌菲兹的展览设计是按照历史时期将艺术品分区陈列。游客可以按时间顺序理解不同时代的艺术发展,了解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成就。美术馆将一些重要的作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有时还会根据主题或风格将作品分组陈列,以展示某一时期或特定艺术家的作品。这有助于游客深入了解佛罗伦萨文化中的不同艺术传统。

乌菲兹美术馆通过展览设计和布局,把地域文化与艺术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设计强调了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地位,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机会。

在文化产业逐渐兴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博物馆在公众娱乐、文化传播、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发展道路上,地域文化的研究和运用始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博物馆展陈设计需要在符合当代人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出社会公众对文化的深厚情感,传承和延续地域文化。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