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
作者: 马鹏宇
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不仅可以丰富设计素材、提升设计品质,也能助力民族文化传承。文章基于此,从明确设计主题、提炼民族符号、创新符号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流程,并以《古·尚结缘》《黑神话·悟空》为例,分析了民族元素的应用。
传播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是以传播为意图的设计,为设计与信息的交叉学科,关注信息在不同介质,如印刷、制作、数字媒体间的传播。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民族元素则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并在传播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传播设计与民族元素的融合,对传播设计的创新性开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多维探索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新路径。
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意义
丰富设计素材。民族元素具有多样性,为传播设计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借鉴内容。凡是和中国传统相关的元素,均可以纳入民族元素的范畴,除了士大夫群体中流行的琴棋书画外,民族民间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皮影、戏曲等,均是民族元素的分支,这为设计提供了巨大的支撑。民族元素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观念是赋予民族元素民族性的主要因素,如阴阳思想是古代思想家对客观事物深刻总结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也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民族元素在图式语言中大都采用对称的布局,并且,在图案上也以阴阳调和为主。
提升设计品质。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能够多维提升设计品质。从色彩的角度而言,民族元素具有尚红的现象,红色是中华民族元素的主色调,比如印章所用的印泥,又如剪纸、中国结等,红色是火的象征,具有热情奔放的寓意,民族元素在传播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目光。从装饰的角度而言,民族元素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能够提升传播设计的审美效果。从意境的角度而言,民族元素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型艺术为主要内容,对意境的重视与追求是民族元素的主要特点,比如书法、绘画等造型艺术中,均将意境作为重点,因此,在传播设计中应用民族元素,可以提升设计的意境美。
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更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民族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民族文化,如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发展于古代社会,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困境。另一方面,现代流行文化的崛起以及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活态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受众范围,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从而助力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
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流程
明确设计主题。传播设计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主题不仅在传播设计中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也是实现传播设计意图的关键。因此,明确设计主题就成为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的前提。举例而言,两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对生态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现代城市生活中,钢筋水泥建造的“牢笼”,将人与生态分隔开来,人类难以从生态中获得生理、心理上的支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生态对人的关怀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良好的生态,不仅对人的身体具有疗愈作用,还能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均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繁衍,人类对于生态环境要具有敬畏、感恩的意识。生态伦理是关于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的总和。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今天,生态伦理意识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意识,并在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将生态伦理作为传播设计的主题,发掘民族元素中和生态伦理相关的内容,如山水画元素、园林造景元素等,以传播设计来引导大众思考生态系统承载力、人地关系等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使大众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升华。
提炼民族符号。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以民族元素在传播设计中的应用为基本要求,而民族符号则是民族元素在传播设计中应用的表现形式。根据符号学家莫里斯(Charles William Morris)的定义,“一个‘符号’代表它以外的某个事物”。民族符号是民族元素形式与内涵的集合体,提炼民族符号,也是民族元素在传播设计中应用的先决条件。民族符号有着非常丰富的类型与种类,而平面性则是民族符号的基本特点之一。民族符号的平面性要求设计者在形象的塑造与呈现中,用平面性的审美传达来展现立体性的客观世界。从民族符号起源、发展来看,民族符号大都经历了从实用到装饰的过程,比如戏曲中的脸谱,主要负责人物的装扮,不同的脸谱,有着不同的寓意与寄托,可以传递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脸谱逐渐从戏曲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符号系统,各种类型的脸谱,被广泛应用于传播设计,如包装传播设计、数字传播设计等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做好民族元素,如剪纸、刺绣、戏曲、绘画、书法等的分析,从中提炼各种类型的民族符号,如纹饰符号、图案符号、文字符号、色彩符号等,为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提供支持。
创新符号运用。创新是传播设计不落窠臼,永葆生命力的关键,而对民族符号的创新性运用,则是民族元素视域下传播设计创新的必由之路。对此,常见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陌生化。陌生化是文艺创作领域的重要概念,指借助一定的手法,将人们熟悉的、习以为常的内容,以陌生的形式呈现出来。传播设计中,可通过对民族符号的夸张、变形,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时代化。民族符号作为民族元素在传播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时代化即紧扣时代发展态势,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紧密融合起来,使民族符号既有传统性的一面,又有时代性的一面。三是中西融合设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往,跨文化交流成为常态,传播设计同样面临着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中西融合设计以民族符号、西方符号的综合运用为核心,是跨文化传播设计的重要路径,不仅可以推动民族符号的创新性运用,也能促进民族符号的域外传播,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以冬兵脸谱(如图1所示)为例,脸谱为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冬兵是美国复仇者联盟系列漫画、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冬兵脸谱用民族符号脸谱来呈现冬兵造型,是中西融合设计的产物。
基于民族元素的传播设计案例解析
案例一:《古·尚结缘》。《古·尚结缘》秀场是以服装展示为主的秀场,注重在服装展示中融入民族元素,具有古典与现代统一,民族与世界融合的特点。《古·尚结缘》的礼服(如图2所示)运用了中国结、水墨画的元素,形成了良好的视觉传播效果。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由红色的丝线编织而成,主要形制有双钱结、祥云结、龙形结等,是民族元素的代表性内容。当前,中国结已被大量应用于设计中,如联通的Logo。中国结礼服通体白色,胸部以上以及手臂处,嵌入鲜红的中国结装饰物,不仅有着很强的视觉刺激性,且传递出了民族文化。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墨两种原料,借助水和墨调和的浓度在宣纸上作画,因水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焦墨、湿墨、浓墨、淡墨等。水墨画旗袍以白色为底色,恰如宣纸的洁白。如同水墨勾勒出的植物纹饰,从旗袍底部向上延伸,浓淡得宜、疏落有致,具有淡雅、素朴的审美特点。
案例二:《黑神话·悟空》。2024年8月,由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短短3天,全平台销量便突破1000万套,创造中国游戏销售的历史记录。对民族元素的充分运用,是《黑神话·悟空》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游戏取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在场景建构、人物设计等方面,融入了大量民族元素,如游戏中的建筑,大都为现实中传统建筑的三维建模,涵盖陕西的鸠摩罗寺舍利塔、四川的天王殿、山西的云冈石窟、山东四门塔等多地代表性建筑。说书是陕北地区音乐类非遗的代表,也是陕北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多以民间小调演唱传说、故事,融合了陕北民歌、道情、秧歌剧等多种曲调。游戏第二章,无头僧弹唱了一段陕北说书(如图3所示),既推进了游戏情节的开展,也强化了游戏的民族文化底蕴。《黑神话:悟空》问世后,不仅在国内持续火爆,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民族元素随着游戏的域外传播,受到了国外游戏玩家的关注,极大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民族元素在传播设计中的应用是推动传播设计民族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传播设计中要注意发掘民族元素这一宝藏,在深入分析符号的结构与意义时,还要灵活地创作出符号的表达形式,让民族元素能够在现代传播设计中传承和发展,强化传播设计效果,推动民族元素、民族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