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泛文面族群的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考察

作者: 李干 王璀

台湾泛文面族群的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考察0

出草特指台湾高山族的猎首习俗,其中泛文面族群的出草习俗极具代表性。他们拥有共同的Utux(泛指祖灵、灵魂、神灵等)观念,坚信“人身虽死,灵魂不灭”,敬畏着Utux所拥有的力量。他们的出草习俗之动因多样,最主要的有解决矛盾、祈求丰收、祛除疫病与成人仪礼等。这些主要动因都与Utux所拥有的“审判与裁决”的职能、掌控世界万物的能力以及“祖灵的世界”等观念有着直接关系。

出草一词,原指狩猎,特指猎鹿,后逐渐演变为特指台湾高山族的猎首习俗。猎首的习俗直至20世纪初期还普遍存在于台湾地区的山地族群中。其中,被合称为泛文面族群的泰雅人、赛德克人及太鲁阁人三个族群的出草习俗是极具代表性的,其出草习俗相似,且使用的猎刀样式相近(如图1、图2所示)。泛文面族群拥有共通的Utux观念。Utux一词有着复杂的含义,主指祖灵,也泛指灵魂、神灵、恶灵等各种超自然事物。国内研究者一般将Utux一词译为祖灵,因此称泛文面族群为“祖灵信仰”的族群,泛文面族群出草习俗的形成与这种Utux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先行研究

泛文面族群的出草习俗之动因的相关记载,可追溯到台湾日据时期。较为系统的资料是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所发行的《蕃族调查报告书》,其中第四卷、第五卷与第七卷与泛文面族群相关,这三册报告书的中文修复版分别于2011年、2012年和2010年经由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出版发行。以下基于该系列报告书对出草习俗相关问题进行先行研究。

书中记载西赛德克族德固达雅语群族人认为作战时Utux不会保佑他们。对此,赛德克文史工作者郭明正指出,Utux的确不会庇护族人且出草的成败取决于Utux的判断,因此赛德克人对Utux是十分敬畏的。

关于泰雅人的Utux,书中提到“从天灾地变、人之生死,乃至每日的吉凶祸福,无一不受祖灵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在泰雅人的传统观念中,Utux能够左右天灾人祸,与赛德克人的传统观念一样。在关于出草习俗之动因的相关记载中,多数社群中都存在“辨明是非”“争夺女子”或是“洗刷冤屈”这些项目,几乎与有关赛德克人和太鲁阁人的记载完全相同,因此也可以判断在泰雅人的观念中,出草可以作为一种矛盾解决手段。而在出草之前,泰雅人会祈求“神灵”(即Utux)保佑顺利猎到首级,因此可以判断Utux是会影响出草之成败的。

书中能看到“善神”与“恶神”的说法,并提到“恶神”分成“横死者的亡灵”“临终时无人看护着的亡灵”及“坏人的亡灵”,但“恶神”只会加害个体。从这点可以判断当时被称为“恶神”的存在基本等同于泛文面族群共通的“恶灵”之概念。对于Utux的描述虽相对较少,但根据“任何神灵都会保护人,但也可能降祸人”这句描述可以推断,在太鲁阁人的传统观念中,Utux会造福人间或是降祸人间。

此外,从台湾日据时期的《高砂族调查书》第5编的“蕃社概况”部分,以及同时期的《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第一卷泰雅人的部分等资料中,也能看到泰雅人以及当时被归为泰雅人的太鲁阁人及赛德克人的出草相关记录与考察。

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

基于先行研究,我们大致可将出草动因分为“祈求丰收”“抵御外敌”“成人仪礼”与“矛盾解决”四大类,但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点是出草行为不一定只归因于其中一类动因。例如在面对外族的入侵者时,脸上还未文面的年轻男子也可能会积极参与战斗并猎获敌方人头,从而获得文面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其动因可视为“抵御外敌”及“成人仪礼”的结合。第二点是泛文面族群的Utux观念与这些动因关联性极强,具体做如下分析。

关联性之一:Utux拥有“审判与裁决”的职能。铃木质指出,“他们的猎人头习俗也不像文明人观念中的那么穷凶极恶,而是最神圣、最能发挥男性本领的行为,成功与否,由欧滋托夫(Utux的音译)决定,所以是一种最高的审判。”据郭明正口述,出草之成败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最终取决于Utux的判断。申诉冤屈、是非争议、争夺心爱女子等矛盾冲突会通过Utux来进行裁决。在出草中得胜的一方即被视为有理的一方,族人认为是Utux让此人得胜,因此会完全服从其判决。在西赛德克族德固达雅语群,出草成功的男子不仅洗清自己的冤屈,之前所犯的一切错误也会被宽恕,甚至原本只能在夏季举行的结婚仪式,也可以打破此规,拥有随时都可结婚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Utux的绝对性,即无论事实的真相如何,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Utux的裁决与判断都是毋庸置疑的。

Utux的判断基准对泛文面族群来说也是无法捉摸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自身、或是自身所处的“出草团”中的成员、抑或是自己部落中的一员触犯了与出草相关的禁忌时,Utux一定会令其出草失败,或是令其负伤。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泛文面族群相信Utux的存在,相信Utux在这种以解决矛盾为目的的出草中,拥有“审判与裁决”的职能,且相信Utux的绝对性。

关联性之二:泛文面族群追求死后前往祖灵的世界。根据过去泛文面族群所遵循的传统GAGA(可理解为族群的规范),出草是证明男性实力的主要手段,男性必须通过出草获得人头,才有在下颌上文面的资格。在获得文面的同时,男性也获得了在部落中的身份地位,会受到女性的青睐,并拥有了结婚的资格。而在这背后更加重要的意义是男性通过文面可以获得死后灵魂登上“彩虹桥(直译为灵魂之桥)”,通往祖灵的世界的资格。这对推崇Utux文化,坚信“人身虽死,灵魂不灭”的泛文面族群来说可谓是终极追求。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泛文面族群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Utux(灵魂),并且这个Utux(灵魂)在自己死后也不会消失。如果自己生前通过出草获得了文面,死后自己的Utux(灵魂)就能前往祖灵的世界,并相信这个世界是十分美好的。

当然,通过多次出草而在下颌部反复文面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因此根据下颌部文面的浓度也可以判断此人是否是出草的老手。另外,在赛德克族旧称木瓜群的部落里,发现出草的老手也会在额头纹上数条文面的情况(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文面便是一种单纯地证明自己实力的存在,如同功勋章一样,是值得骄傲的。

关联性之三:泛文面族群相信,被出草的人会变成守护灵。泛文面族群相信,无论出于何种动因,于出草中被猎头的人都会成为自己部落的一员,以一种“守护灵”的形式加入部落中,这些守护灵在自己死后也会跟随自己去往祖灵的世界。郭明正称这些“守护灵”也被称为Utux,将其吸纳到自己的部落,会被视为增加了部落的人口,增强了部落的势力。因此出草之成功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荣誉,更被视为是对部落的极大贡献。这种个人荣誉与集体贡献会以文面这种形式刻印在脸上,可谓环环相扣,形成了独特的泛文面族群的灵魂观与价值体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泛文面族群相信守护灵与现实中的人一样,都是部落的一员,是部落中看不见的“人口”,且相信自己死后守护灵会跟随自己的Utux(灵魂)去往祖灵的世界。

关联性之四:Utux拥有操纵世间万物的力量。在泛文面族群的传统观念中,Utux拥有操纵世间万物的力量,却不会庇护族人。对于过去以农耕为生,又无法科学地对自然灾害、疫病传播等进行解释的泛文面族群来说,其自然也深信这一切都由Utux所掌控。作物丰收与疾病,这两点都与泛文面族群的部落生活息息相关,泛文面族群通过出草这种方式从部落外带回人头,以平息Utux之怒火,进而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考虑到以前的时空背景,面对这些灾害,坚信Utux的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出草而已。古野清人指出,台湾高山族出草的深度动机与谷物的丰收有着关联性。事实上,这种祈求农作物丰收的动因几乎在整个东南亚以及周边地区拥有猎首习俗的族群中都是共通的。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泛文面族群相信Utux拥有操纵世间万物的力量,一切自然灾害以及疫病之根本原因都是Utux发怒,通过对外族进行出草,将其头颅带回部落(本质是将其灵魂带回部落)可平息Utux之愤怒,且在作物播种之时,出草可使Utux保障其作物的丰收。

出草也是一种防御手段。泛文面族群有着极强的部落集体意识,并坚决捍卫自己部落的领地以及周边猎场。各个部落的领地之间虽没有明确的边境线,但通常根据山川河流等自然标识来进行区隔。同族相邻的部落对彼此的领地都比较熟悉,因此很少发生误入对方领地,或是刻意进入对方领地狩猎的行为。当周边其他族群的部落进入该领地时,会被视为一种入侵行为,作为防御手段,出草就会被执行。

无论是祈求作物丰收或驱散疫病之时为平息Utux之怒火而出草,或是为获得去往祖灵世界的资格而出草,还是产生矛盾冲突时为了让Utux进行裁决而出草,抑或是通过出草获得守护灵以壮大部落势力,泛文面族群出草的各种动因几乎都与他们的Utux观念有着直接关系。出草这种行为,泰雅语称MGAGA,赛德克语称MGAYA,直译过来都是“执行GAGA、执行GAYA”之意。而GAGA、GAYA又是完全以Utux为中心,由族群的先祖代代传承归纳下来的“规范”,因此不难得出结论,泛文面族群的出草习俗归根结底源于他们对Utux的敬畏、崇敬与坚信。换言之,泛文面族群相信Utux的存在,并且相信Utux所拥有的能力,才会执行出草这一习俗。可以肯定,泛文面族群的出草并不是一种单纯野蛮的行为,而是一种以他们的Utux观念为背景,为保持部落这一共同体内外部动态平衡而执行的文化行为。

泛文面族群自古居住于山地之中,因其居住环境的地势险要,鲜少与外界发生互动,“现代文明”也于相对较晚的时间点才被传入部落中。考虑到三群分布状况是互相接壤,且与同样拥有出草习俗的邵人、布农人、撒奇莱雅人等族群的部分部落相接壤,身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三群可谓是无时无刻都面临着生存压力。而出草这一习俗,无论是从捍卫疆土,抵御外敌的角度出发,还是基于Utux观念去思考,都能找到其存在的理由。